隔閡

不過這組織者可並不難受。

這宗門也養專門負責對抗外界壓力的修士。不過不同於難以捉摸的新興勢力內的創新結構,宗門這邊則顯得高效很多。

也不算很久之前應該提到過真社會性轉化。那裡提到,由於天生就只能做好某方面的事,真社會性內的壓迫非常誇張。

他們組織不同個體的思維時隱約有些真社會性的影子。隨著分配到的任務有所差別,其成員也會顯現出不同的狀態。

在外人看來,宗門內那個龐大的思維整體下的每個人都反應迅速,動作敏捷。不過自然不完全是這樣的。

思維整體內尚未完全分化的人和正常人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但隨著分化程度的推進,他們的會展現出統一的特性。

舉個例子,宗門內屬於那最大思維整體的人都對反應遲鈍,動作遲緩的個體有天然的好感。好像他們天生對弱者充滿同情心,實際上並不盡然。

每個思維整體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意識,會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他們對顯得遲鈍的個體統一的好感,不過是為了讓他們把分配了太多思維任務,導致自己的活動受到影響的個體能夠得到照顧,不會引起同組成員的怨言。

行動過於遲緩的個體可能之後某一天就不會再露面了。作為經常受到思維調取的個體會被其他成員供養起來,直到由於調取其信息的人變少,其活動能力逐漸恢復正常。

這些人們被視為核心系統的組件。他們是這宗門快速製造實力強大的修士重要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