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劑

不返回也可以。從來沒有因為這種事出人命的現象發生。只需要斷去聯繫,本體便可以快速回過神來,重新在他們的意義上覆蘇。

“我們每個人都是鏡中的自己。你只知道你記憶中你的這一面,別人也只在乎你鏡子裡的這一面。定義的邊界便是認知的邊界。”

這教科書上的東西堪稱邪典,年年改,年年扯,就算是學得最好的學生成績也不會好看,相關課程的老師早已放棄研究。

不過儘管這本書沒有任何讀下去的價值,卻也確實能夠幫助人們進一步理解他們的這個新世界,那個尋求如何走向真正意義上死亡的組織也因此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

這並不代表他們這個世界克服死亡的方式是某種廣域的不死立場。並不是進入這個新世界之後,人類就會被囚禁在生命之中,為定義而工作。實際上,每個人都依然是一樣脆弱。基本組成因素的變更並不能讓他們遠離死亡。

只是正如那書上所說,改變不了死亡,他們可以改變死亡的定義。你活不活著,和你對別人來說活不活著是兩碼事。

在這個世界,家庭的概念也有所變化。家庭是一種你可以合法與另一半建立不死的連接的單位。

不建不行。作為一個有自身屬性的個人,你的工資水平是遠遠跟不上有建立不死連接的那些人的,那點工資之低,想不睡大街都很難。

這麼看來,不死連接可能是一種能讓人工作時間大幅度延長的東西。實際上不是。

人會非常正常地死去。只是如果有不死連接,你的死去可能並不會掀起什麼波瀾,除了少數的幾個知情人之外,大多數人都不會意識到某人的離去。人的認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人們不會意識到的原因,無非就是其對於整體而言的職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不死的連接使得鏡子前的人雖然倒下了,可鏡子裡的人卻依然扮演著其曾經的角色。

作為建立了連接的配偶,有的選擇繼續讓鏡子裡的人繼承過去的一切,而有的人卻也難以承受變故,自己也隨故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