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小兵 作品

第277章 一種精神 (求推薦和收藏)

    時間過的很快,馬上就要年底了,這幾個月來,蘇長空就基本沒在秦川,在全國各地的跑,畢竟無論用在巴鐵以對付sl的殲7i,還是即將出口的殲7ii,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在有的資源。

    一是降低成本價格,二是儘可利用現在的工業你體系。

    至從去年三中全會,制定了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各個部門也都在做最後的準備,尤其是各部的高層都在開會,最明顯也是最直觀的就是預算少了。

    對於軍工廠而言影響最大的就是軍費預算,一下子從200多億下降到180多億,而且開啟了長達近20年的低增長,尤其是到80年代中期以前,年增加僅為1%。

    不僅如此錢還沒以前值錢了。

    1199廠由於調頭的早,大力發展民品,現在又打通了出口,加上合併陸海空大量的工廠,目前員工超過10萬,還不算一些三產。

    1199廠整個勢頭髮展相當的好,預計在80年的產值將再增加50%,年產值過43億。

    43億在後世看來,對於一家擁有幾十萬人的工廠來說,似乎都是要虧損,可是在此時卻是相當的嚇人。

    80年國內生產也才4500億多一點,也就是說1199廠的產值佔了gpd的百分一。

    如果按2020年百萬億的gdp來算1199廠的全年產值高達1萬億。

    或許1萬在後世也排不到前幾比如電網就是幾萬億,可是1199廠高達50%淨利潤也只有菸草這行能比了。

    不過雖然1199廠賺的多,可是涉及的投入也是一個無底洞,無論是基礎科學的同步輻射光源,散裂中子源,還是大型工業基礎建設7.5萬噸的壓機,發動機高空等,都是投入上億的項目,還需要大量外匯。

    除了這些基礎投入,還有大量的項目要投資,芯片生產線還好能用在民品上,可是一些長期投入的項目,尤其是超7項目,總投入超過15億,這可是短期都沒法有回報的。

    此時的15億,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目,大概是殲8戰機總經費的3倍。

    所以殲8一路坎坷,也跟其背後的投資有關,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投資少也就意味著相關的試飛也少。

    殲8長達10年的只試飛了600多個小時,而超7的試飛預計是6000小時,與後世的殲10試飛相當,可這6000小時幾乎是殲8的10倍。

    所以早期的殲8一直問題不斷,這跟投資有直接關係,甚至由於設備差,為了找到問題,設計師跟試飛員一起試飛,利用觀察掛在飛機外的帶子飄動,來找出飛機的氣動問題。

    所以對飛機而言投入是相當重要的。

    而蘇長空現在的策略就是把現有的產品的價值給挖掘出來,畢竟新品太燒錢了。

    殲7這個項目就是一個重點。

    為了避免後世出現的卡脖子情況,也都積極做好備用方案,像配套的機載電子設備,導彈,火箭彈等,其實國內工業體系還是相對完整的,只是基礎差,缺乏核心技術。

    尤其70年代末在電子技術的巨大差距,讓武器設計出來,卻發揮不出來性能。

    不過蘇長空早就佈局好了,在魔都興建了國內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線,雖然不能跟歐美比,但解決有無還是可以的。

    比如今天,蘇長空就在一處實驗場,觀看霹靂3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安裝1199廠第三代銻化銦制導頭後的試射。

    “兵哥,一會試飛時,不一定要追求最大速度2.6馬赫,如有可飛到2.5馬赫就不要再加速了,一旦有異常,你可以提前發射,或者放棄。”蘇長空道。

    為什麼蘇長空要反覆強調2.5馬赫這個速度,因為這個速度被認為是熱障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