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小兵 作品

第246章 佩刀i (求推薦和收藏)

    這佩刀i是80年代中期國內跟巴鐵合作開發的一款2代半戰鬥機,國內代號殲7cp,也算是殲7的另一個終極版,進氣道都改成兩側,如果別人不說還真看不出來,畢竟少了殲七那標誌性尖尖的激波錐。

    既然有佩刀i,自然就有佩刀ii,相比巴鐵與國內的搞的佩刀i有點土法上馬的意思,之後巴鐵由於從m國引進了f16,於是m國又插了一槓子,搞了一個佩刀ii,這個洋妞立馬就吃香了不少,後來更是由格曼公司親自操刀,把三角翼改成中單翼,至此佩刀ii就成了後世經典的大名鼎鼎的超7(super7)。

    不過這個項目由於多方的原因進展緩慢,一方面是巴鐵的反覆,另一方面就是國內此時忙於應付殲7iii和殲的設計,佩刀i是1132廠在應付,而不是設計飛機的1611所,不過國內依舊在參與超7。

    加上最後的其他原因,雖然矛盾重重,不過無論是國內,還是m國都看好超7的前景,不過最後大家還是鬧蹦了。

    不過項目並沒有就此結束,1132廠甚至於90年代初自費搞起了超7。

    此時最苦的就是項目發起的巴鐵了,項目已經進行了數年什麼也沒看到,最後又吃了回頭草找上國內,項目在國內有新的名字梟龍,並廣為大家知道。

    不得不說這次機會來的相當好,因為當時發生了一件大事,使得購買米格29使用的rd-33渦扇發動機成為了可能,這間接讓之前超7的先渦噴再渦扇的發動機之路順暢了不少。

    不過雖然路子順暢了,可是rd-33渦扇發動機多少限制了超7的發展之路,畢竟熊國也是飛機出口大國,蘇長空當然不能再讓這樣的事發生。

    最終原定於90年初進行試飛的超7,結果成了90年代初項目才開始啟動,又過了10多年,超7才開始試飛,不過雖然叫超7,不過已經跟殲7不是親兄弟了,而成了堂兄弟,因為在這裡10年多里殲10的技術開始成熟,這些技術大量用在超7上使用,甚至一些殲10都沒有使用的超前技術,也在超7上出現,像什麼dsi進氣道。

    不過飛機試飛的時候,仍然在飛機上印有super7的字樣,或許是對這個項目的總結吧!

    從上面就能看出,蘇長空偷偷地在搞佩刀i自然是想在巴鐵的空軍市場有所作為,不過現在拿出來還是有點早了。

    最後蘇長空見謝虎生他們看得津津有味,知道現在說什麼也沒有,一看手錶,該吃午飯了,於是就心生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