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小兵 作品

第173章 曬圖 (求推薦和收藏)

    解決了設計團隊的思想負擔和設計團隊人才培養的問題後,蘇長空的重心就要放在q1500燃氣輪機的試製上了。

    q1500燃氣輪機作為後世有名的agt1500燃氣輪機的仿品,即便蘇長空重生以也就知道了agt1500燃氣輪機的結構,可就目前的國內的工業水平要生產出來還是相當的困難。

    對於剛剛以發動機維修起家的1199廠來說就更沒有q1500燃氣輪機的生產設備了,不過得益於蘇長空與秦川航空發動機廠良好的關係,燃氣輪機最核心的壓氣機,燃氣渦輪和減速器三大部件都在秦川航空發動機廠生產。

    可即便如此秦川航空發動機廠生產的部件在精度上還是讓蘇長空有些不滿意,甚至有些工件居然都加工不出來,不過好在蘇長空早就開始開發一些加工的機床。

    而且這些機床還不只一臺,主要是數控銑齒機用於加工減速器的行星齒輪,一臺具備四軸連動的曲面銑床用來加工壓氣機和渦渦輪裡面的葉片。

    這個項目從上一次超級運8提出後就開始運作了。

    國內數控機床是華清大學於50年代末開發的三座標銑床,由於當時國外的封鎖,加上沒有現成的樣機,主要是靠從sl帶回的照片進行研究。

    研究團隊由教授帶領幾名學生進行開發,研發團隊先後解決了刀具軌跡算法,開發出由信號控制的馬達,實現了刀具按程序運行,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設計,幾乎在整個研發的階段,所以有人都吃住在實驗室,沒日沒夜的加班,身體都到達了疲勞的極限。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還有國內研究集成電路也是由教授帶著學生先從光刻機,離子注入機等設備開始。

    正是先輩這樣艱苦奮鬥才有了國內的工業開發種子,這些種子再經過了60年代和70年代的生也日益成熟,也取得了許多的成就,在工業生產中得以應用。

    不過跟這個時代國內研究的很多設備一樣,在後續發展上就缺乏了後勁,只能說解決了當時應急使用。

    隨著60和70年代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國內的開發的設備就日以跟不上發展了,因為微電子和計算機是一個國內綜合實力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產物,他幾乎涉及了各個領域,從加工的精密機械,精密化工到半導體理論研究。

    這也是後世國內芯片產業一直沒能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對於這些難點對此時的國內或許有難度,不過對蘇長空來說還是可以勉強解決一些應急的數控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