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小兵 作品

第75章 芯片合作 (求推薦和收藏)

    幾天後,江城無線十四廠就按照蘇長空規劃的工藝路線和提供的光刻掩膜生產線出了第一批分辨率為64*64的紅外熱成像傳感器芯片。

    此時的芯片還不像後世門檻高,芯片行業也在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部分企業的壟斷,不過正因如此發展也比較慢,但是y特爾的8080處理器的問世迅速將芯片發展送上了快車道。

    究其原因除了加工工藝水平的進步,那是處理器在構架上的成功,指令集開發讓8080處理器的運算速度比單純的8080芯片快了近10倍,y特爾也是憑其架構在後世稱雄。

    因為操作系統軟件的開發要匹配芯片的構架,而行業軟件開發又要匹配操作系統,於是就形成了一個生態,這也是後來處理器和操作系統形成壟斷的根源所在。

    蘇長空就是想讓國內的部分電子工廠早早地接觸一下處理器的發展,而且不只是賺一筆快錢,但是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行,所以蘇長空就不能讓跟他合作的廠賺錢太容易了。

    就此時企業的發展思路,一有賺錢的機會往往是瘋狂擴產,甚至是將技術無門檻的擴散,讓原本的豐厚利潤變也了白菜價,直到最後大家都沒得賺的時候,技術也落後了,根本沒法追趕新的技術。

    於是蘇長空就把產業鏈給分開了,跟燃氣輪機的合作一樣,蘇長空要走了江城汽輪機廠的渦輪葉片這塊業務,不是蘇長空想賺錢,而是他想控制江城汽輪機廠的產能。

    除了擔心產能外,更要命的是產品的性能,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產品的壽命和質量也在極大的提高,一些新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了巨大的資金投入外,慢長的工業實驗也是不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巨大的獎金投入,像後世的燃氣輪機為了驗證基本上都進上萬小時的測試,電子產品也進行全壽命測試,這一點在此時是無法實現的。

    例如燃氣輪機,國外首翻壽命就達萬小時,之前國內的產品也就500小時,光這筆測試的油料錢,江城汽輪機廠就不能負擔,所以蘇長空想求穩,他最近也在想怎麼給江城汽輪機廠找一個花錢又少,甚至又能賺錢的方法來對燃氣輪機進行全壽命實驗,畢竟像前幾天在護衛艇上用的燃氣輪機,4000千瓦的功率一個小時就要1噸半的油料,一個入門的500小時測試就要近800噸油,近70萬的成本太高了,一萬小時就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