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小兵 作品

第36章 坦克裝甲鋼 (求推薦和收藏)

    蘇長空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一邊的範明也在暗中觀察蘇長空,這次要不是要59式坦克迎來了大批量生產,而鋼鐵廠又不能足量供應稀土裝甲鋼,範明還真不敢用蘇長空。

    範明這個大膽舉動,還得從59式量產的事說起,雖然59式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完成了定型,可是由於59式的裝甲鋼是源於sl的鎳合金裝甲,而國內又不產鎳。

    鎳這種金屬,在一戰前就是戰略物質,那時坦克這些裝甲武器都還沒有問世,當時主要是用在軍艦上。

    在一戰末登場的坦克,很快鎳這種金屬大規模地用在了陸地武器上,在二戰時,坦克在d國和sl之間發揮到了極致,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鎳金屬的大規模應用,也使得鎳這種金屬重要性再次得到體現。

    國內不產鎳,於是59式的裝甲鋼,只能靠之前進口的庫存緩慢的生產,每年產量不過百輛,60年代國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發了601稀土鋼,由於國內的工業基礎的薄弱,601鋼雖然解決了有無,可是依舊存在缺點。

    主要有3點,淬透性不足,低溫性差,生產效慮底。

    在整個60年代到70年代末,都在對601鋼進行了,長達10幾年的改進,同時59式的其他系統也由於技術成熟,國家就有了大批量生產的想法。

    可是負責生產稀土裝甲鋼的b鋼廠雖然已經克服601鋼的三大缺點,可是大批量生產還需要擴產,大概需要一年時間,這時間上面可不能等,於是就有了利用現有設備,從工藝改進上入手。

    範明為此到處找專家論證,可是依舊沒有辦法,說來也巧,蘇長空那篇關於稀土鋼的文章被馬定國推薦給了自己的同學範明,本來範明還有猶豫,可是馬定國拿出了蘇長空在西山機械廠鍊鋼工藝改進實例後,範明就直接來了秦川省,並在親自跑到了西山機械廠參觀了一下,當他看了西山機械廠居然能煉出達標鋼材後,又瞭解到蘇長空現在是西山機械廠鍊鋼工藝改進的組長時,這才直接來到了王家山。

    除了鋼鐵冶煉,與蘇長空交流之後,範明被蘇長空在坦克設計和製造上的想法給驚呆了,他自然不知道蘇長空這個開了卦的重生人士只是隨便把後世的m1,豹2拿來說事。

    不過後世的120坦克炮,動不動就近1米防護能的複合裝甲,讓範明也有點不敢相信,畢竟此時的59式坦克火炮也就100毫米,裝甲最厚的地方也才2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