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十四章,先亞後歐必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1953年8月12日,蘇聯,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



    蘇聯第一枚熱核武器RDS-6C已吊裝上塔架,只待最後的起爆命令。



    在RDS-6C旁邊,是一堆堆的測試建築和試驗道具,測試道具包括1300個測量儀和攝像頭,1700個測試器物,16架飛機,7輛坦克和17門火炮。



    RDS-6C嚴格來說是一枚熱核武器而不是氫彈。——如果氫彈的定義是以輻射內爆的方式點燃聚變物質,造成更大當量的爆炸,那RDS-6C還不是。



    這種輻射內爆的氫彈薩哈羅夫的研製小組已取得了突破,但還差最後幾個小問題沒有解決。在此情況下,用RDS-6C先炸一發,可以在公眾面前顯示蘇聯的核武器研究與美國距離其實很近了。



    RDS-6C用的不是輻射內爆原理,而是“千層餅”原理。炸彈中間是一顆兩萬噸的原子彈,原子彈外頭裹一層氘化鋰。



    原子彈引爆後,這一層氘化鋰會有少量發生聚變反應。這一點聚變反應肯定是不夠的,但好在還可以繼續加。



    在這一層氘化鋰外面再包裹一層鈾-238。這東西不是裂變裝藥,本應該安安靜靜地呆在那裡,但原子彈核裂變以及部分氘化鋰發生聚變反應後釋放出大量中子,中子打在鈾-238上,鈾-238變成了鈾-239,再經過兩次衰變變成鈈-239,鈈-239再發生核裂變。如果在鈾-238外面包裹一箇中子反射層效果更佳。



    然後還可以在這一層鈾-238再包裹一層氘化鋰,氘化鋰外面再包裹一層鈾-238……



    千層餅就是這個意思。



    一般認為千層餅是“增強型原子彈”,用輻射內爆的聚變彈才叫做氫彈。



    純裂變的原子彈當量在1.5~6萬噸,再大當量的裂變彈就很難做了,安排鈾塊讓他們起爆前不相互干擾太難了。增強型原子彈可以把當量上限擴大到50萬噸左右,但再大應該也不行了。



    輻射內爆氫彈的威力上限幾乎是無窮大。



    但增強型原子彈有一個好處,就是比較好設計。不就是一層一層再加一層麼。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會做。



    另外,這枚RDS-6C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已經做成了一枚航空炸彈的形狀,只要往圖-16中程轟炸機肚子裡一塞就能投,而美國的“喬治”、“常春藤邁克”都還是連接著低溫系統的實驗裝置。



    ……



    8月12日上午10時,RDS-6C被引爆。強閃光之後,一個蘇聯人從未見過的巨大蘑菇雲升起。



    距離爆心1公里的鐵路橋被推開200米,距離爆心4公里的磚土建築被衝擊波推倒,儀器實時測得的當量是40萬噸左右。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一聲轟隆,蘇聯真理報馬上就發簡訊,說蘇聯氫彈試驗成功。



    反正不管是千層餅還是輻射內爆氫彈,現在也沒人搞得清楚。



    北約的地震監控站能感知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發生了核爆,還能推測當量有三五十萬噸,蘇聯說是氫彈,美國一時也沒法反駁。



    大概要等北約的輻射監測飛機遠遠地收集射線和放射性塵埃,拿回去在實驗室研究三五個月,才敢下定論“蘇聯這枚不是氫彈,是增強型原子彈”。



    但已經晚了,蘇聯要的新聞轟動效應已經達到目的了。



    ……



    《朝鮮戰爭——先亞後歐必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路易斯·哈勒,雙月刊《外交事務》1953年05期



    “上週,在朝鮮戰爭中被俘的4名將軍返回了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步兵第2師師長勞倫斯?凱澤少將、步兵24師師長迪安少將、他的繼任者布萊克希爾少將。”



    “這是美國武裝力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包括集團軍司令在內的4名美國將軍被俘,其中步兵24師有兩任師長被俘。迪安少將是在1950年7月與朝鮮軍隊的遭遇戰中迷失方向而被俘的,24師雖因此損失巨大,但並未被摧毀。布萊克希爾少將的被俘過程悲慘得多:在1951年5月三八線附近的戰鬥中,布萊克希爾少將和他的美步24師兩萬多人被中國軍隊合圍並徹底消滅。”



    “4名將軍和4萬名士兵回家,7萬個屍袋從朝鮮運回國。1950年6月,朝鮮和韓國的國境線是北緯三十八度,1953年6月,朝鮮和韓國的國境線還是在北緯三十八度附近,如果細算,中國和朝鮮人還奪走了上千平方英里的韓國領土。這就是杜魯門介入朝鮮戰爭兩年零9個月之後,美國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