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八十五章,第四卷完




    “得有二十多年了吧……”黃紹宏有些尷尬,但更多的是感慨。



    新桂系軍閥主要由三個人主持,這三個人就是被稱為新桂系三巨頭的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



    前清遺老官員陸榮廷的人馬叫做舊桂系,以辛亥革命起家、加入國民黨並參加北伐的李白黃這一系叫做新桂系。



    桂系巨頭初期關係密切,但並不是劉關張那種至死不變的結拜兄弟。



    北伐之前,黃紹宏就想拉上白崇禧一起單幹把李宗仁撇開,但白崇禧不允,還把消息通告給了李宗仁,李宗仁調和了此事。



    北伐成功後,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桂系軍事沒法達成快速勝利,政治上被常凱申的金元攻勢打垮,丟失了廣西之外的所有地盤和大部分軍隊,此時李白黃三人之間的關係開始有些微妙。



    1930年中原大戰,桂系再次出來反常。桂系軍隊先攻打湖南,失敗而歸,這最終導致了桂系高層的決裂。不久之後,黃紹竑辭去了廣西省主席的職務,投了常凱申,擔任過國民政府內政部長、浙江省主席、湖南省主席、監察院副院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白崇禧到南京就任副參謀總長,李宗仁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常凱申又把他們兩個人分開來,李白黃三人就越來越散。



    不過這三人雖然鬥不過常凱申,其中一個還投了,但私下關係倒也沒到勢同水火的地步,甚至還能保持一些表面上的人情往來。



    1948年底李宗仁和白崇禧關係重新走近。1949年李宗仁去美國不歸,兩人又掰了。1950年6月白崇禧逃離臺灣,1953年4月13日又回到臺灣,想修復兩人關係,李宗仁二話不說把白崇禧關了起來。



    ……但正因為兩人有這段歷史,所以李宗仁決定關白崇禧的時候,國府其他高官和美國顧問並沒有感到奇怪。



    “共-產-黨這一回是勝利得徹徹底底了。”白崇禧說。



    李宗仁:“誰勝誰負,都已是歷史了,今後我們也會成為歷史。”



    白崇禧:“我還是信奉孫先生的三民主義,這輩子怕是改不過來啦。”



    黃紹宏:“新政府能夠包容,只要健生不到處說就行。”



    白崇禧笑道:“無所謂無所謂,等過一段時間,權力交接完畢,我便重回香港做寓公。”



    李宗仁:“真有這個必要嗎?朱毛周是言而有信的人,你在國內生活毫無問題的。”



    白崇禧:“就是因為他們言而有信,所以我才認為我一定可以去香港。四可、四不可,我遵守了就行了。”



    可在新政府工作、可引退閒居、住不習慣可再去國外,去了國外可再回來——四可。四不可是如果去國外定居,不要做有損國家利益之事,不要做有損民革利益之事,不要介入中美關係,不要介入第三勢力。



    李宗仁:“我做寓公做夠啦……在臺北我猶豫過,但最後還是遵約行事了。除了共-產-黨軍事厲害,另一個原因,我是真的想回桂林嗦米粉。就這樣吧。健生在香港居住,但隔一段時間回來一趟最好。”



    ……



    “我以海外待罪之身,感於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之下,高舉社會主義建設的紅旗,堅決奮鬥,使國家蒸蒸日上……”



    “孫先生所創立的革命的三民主義理想已完全實現。現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大道上向前邁進。事實上已超過孫先生當年的理想。”



    “……毅然率同道者回歸。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今後自誓有生之日,即是報效祖國之年,耿耿此心,天日可表。”



    “我深望海外僑胞和各方面人士也應該堅決走反帝愛國的道路,回到祖國懷抱,為完成國家最後統一作出有用的貢獻。前中華民國總統、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宗仁。”



    (第四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