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14章,八百到一千枚核彈頭差不多夠用了

    “3月1日到3月31日,上海-蘇州-無錫的公路日均通行汽車量達到16132輛,其中峰值出現在3月4日,也就是元宵節後的第二天,蘇州-上海國道日通行18540輛。”

    “3月4日的日通行汽車類型,主要還是卡車和農用車,新年伊始各行業的物資調運都多了起來。但公交公司增開了很多大型和中型客車也是重要的原因。”

    “北方就是北京到天津的快速路,整個3月份日均通行汽車數也突破了15000輛。”

    “由此造成的影響,是公路的平均行駛速度下降,大家都抱怨出城了還堵車、或者車開得很慢。同時是交通事故上升,今年3月上海-蘇州國道的交通事故率比去年3月上升了87%。”

    “從1967年到現在,東部地區幾條熱門的國道,日均通行汽車數都已經逼近了15000輛。按照國際通行的處理方法,當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在15000輛以上時,適宜修建全封閉、立交式的專用汽車快速道路,供專供汽車分向行駛、分車道行駛,也就是高速公路。”

    國家計委,交通部長孫大光彙報今年以來交通運輸系統遇到的新問題。

    現在的交通部只管水運、公路,民航由空軍管理,鐵路有鐵道部。不過就公路這一攤子事,也夠交通部頭疼的了。

    李復春仔細看幾個省區的交通匯報,看了一會兒感慨道:“美國是20年代小轎車快速普及才催生了高速公路,沒想到我們現在沒多少小轎車,公路也擁擠得要修高速公路了。但這個高速公路好像很貴。”

    唐華:“京津快速通道的路基建設標準是很高的,但關鍵是不封閉,任何時候都可能有橫穿公路的行人和農用車、馬車。要搞成封閉式道路的話,那就要建設汽車立交橋、還要隔一段距離建設行人立交橋。除此之外,高速公路體系還要劃分主路和輔路,因此把快速通道翻新成高速公路,工程量也很大。”

    李復春:“是的,以後農用車和低速汽車還是走輔路,主路走快速車。”

    孫大光:“美國高速公路的速度設限是80到120公里每小時,以中國的國情,我們高速公路的速度下限應該是70公里每小時,因為很多50年代的中型卡車還在服役。不過就算這樣,農用車怕是也進不了高速。”

    總會計師:“我這邊就想搞清楚一個問題,高速公路我們是搞收費的,還是不收費的?”

    ……

    交通壓力增大、電力消耗快速增長、石油消費量快速增長、還有鋼煤水泥等基本工業材料的產量,基本都能說明1968年以來的經濟發展速度。

    到3月份,1968年各國的經濟數據也基本統計出來並公佈了——中國的數據出得比西方國家快,國民生產總值前10名的排行是美、蘇、德、日、中、法、英、意、加拿大、印度。其中蘇聯和中國的GDP數字是用工農業總產值作為基礎估算的。

    由於是估算的GDP,因此中國和日本GDP誰高就成了一個有懸念的問題。1968年日本的GDP是1890億美元,中國的GDP按統一算法估計出的數值是1850億美元,如果其中的估算算法參數略有誤差,中國超過日本也不是太誇張的事。

    在日本的前面,是世界老三德國,1968年GDP總值2000億美元。

    印度的GDP超過巴西,首次躋身世界前10,全年GDP是620億美元。

    “1968年,美國的鋼鐵產量首次被蘇聯超過,兩國分別為1.32億噸和1.29億噸。美蘇爭霸的格局之外,快速崛起的中國鋼鐵業去年生產了7000萬噸鋼鐵,如果這還不讓人驚訝的話,還有另一組數據:1968年,中國還進口了750萬噸鋼鐵,其中包括從我國進口的55萬噸鋼材,這筆貿易訂單在去年幾乎挽救了住友金屬。”

    “但中國進口的鋼鐵絕大部分是普通鋼材,這導致中國海外訂單的總金額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其中有半數是建築用鋼,中國只是將進口鋼材用於補充自己建設時的鋼鐵需求,而中國國內現在對鋼材需求最高的行業是公路、鐵路和橋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