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六十一章,月船一號正在飛向月球

    “之前的載人登月計劃說,我們在載人登月之前要發射五枚載人或者不載人的測試火箭。1968年打三枚,那測試科目是不是就全部完成了?”

    唐華:“是的。再下一次,也就是1969年的第一次發射是在1969年6月的蘇四,蘇四執行載人登月。”

    李復春:“能搶在美國人前頭了?”

    “如果我們不出事,大概可以搶第一了……再往後,蘇五執行第二次載人登月,中三第三次,在月揹著陸;蘇六第四次,在月背還是月面著陸未定。四次登月之後,如果沒有在月球上面發現外星人,那麼我們就結束整個載人登月項目。”

    李復春:“連項目怎麼結束都規劃好了啊。”

    唐華:“花錢又多,又佔航天工業產能,還佔用了很多科研力量,早結束早輕鬆,這樣就可以開展第三代空間站的工作了。”

    總會計師:“1966年載人登月的撥款是13.5億,今年到現在花了19.4億,明年的計劃是20億,我都不知道美國的登月計劃怎麼這麼費錢呢。”

    唐華:“還有蘇聯同期投入的資金呢,大概是我們的兩到三倍。而且,陳副總理,你不覺得我們現在5:1的匯率稍微有點低估嗎……”

    ……

    華盛頓。

    “中國和蘇聯造的無人飛船正在飛向月球,從現在看來,我們的阿波羅計劃要落後了,對嗎?”

    土星-5號和阿波羅-3號的事故報告還沒寫完,但是約翰遜總統還是想把NASA的人找來聊一聊該怎麼辦。

    NASA新任局長托馬斯·潘恩:“是的。”

    約翰遜:“我們從1961年就開始努力,他們比我們晚入場5年,現在卻領先了。”

    托馬斯·潘恩:“……第二枚土星-5號不

    應該提前載人的,我們因為過於激進而導致失誤,葬送了領先優勢。而我們採取激進方案的主要原因,則是誤判了中國和蘇聯的項目推進速度。”

    約翰遜:“誤判?”

    “當我們發現蘇聯和中國同時在生產長征-15火箭的時候,國會以及我的前任都出現了恐慌,他們擔心中蘇會以4個月間隔、甚至更短的間隔,連續進行登月火箭的試射。但其實他們沒有這麼快,即使中國和蘇聯加起來,他們的火箭製造業的生產率仍然不如我們。”

    約翰遜:“肯尼迪總統在上任伊始就極力推進阿波羅計劃,他的理念是,美利堅已經站在了世界諸國的頂端,無論從國內還是從盟友的角度,都要讓他們看到美國仍然能找到擴張和進步的動力。沒錯,阿波羅計劃是一個顯示美國國力的廣告牌,但我們不能忽視這個廣告牌的分量。”

    托馬斯·潘恩:“我當然明白它的分量,率先登上月球的國家將會載入世界歷史。但是總統先生,讓阿波羅計劃不再出現延誤的關鍵,不是加快腳步,而是放慢腳步。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求同時對阿波羅飛船和土星-5火箭全部開展詳細的殘骸調查的原因。”

    約翰遜:“如果1968年和1969年我們繼續增加投資,是否有可能在項目從事故中恢復正常運轉之後,再次予以加速?”

    托馬斯·潘恩搖頭:“我們現在的撥款已經夠多的了……現在的阿波羅項目,已經到了無論增加多少投資都無法讓項目再有一絲一毫的加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