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11章,激光冷卻試驗中心

    1963年,中國鋼鐵產量首次突破3000萬噸,是從1962年的2685萬噸一下子跳到3120萬噸。

    但是日本和中國差不多同樣生猛,鋼鐵產量從1962年的2755萬噸跳到3150萬噸,還是壓中國一頭。

    唐華對日本的鋼鐵業發展速度是有預計的。日本經濟在持續高速增長,1964年應該也會高速增長,但1965年以後,因為沒有越戰紅利,增速可能就會不如原歷史位面了。

    1963年,世界鋼鐵產量的排名是:

    美國還是世界老大,一億噸;蘇聯8080萬噸,西德3580萬噸,日本3150萬噸,中國3120萬噸,英國2300萬噸,法國1750萬噸。

    苦逼的大英帝國,曾經讓中國立為奮鬥追趕目標的大英帝國,1961年就被中國和日本超車了。

    “在朝鮮戰爭結束10年之後,中國人在報紙上公開了他們1963年的主要經濟數據。”

    “在十年前,美國在朝鮮半島與之戰鬥的中國,是一個只有小部分現代工業項目的農業國,但就是這樣一場實力極不對等的戰爭,讓美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甚至慘痛到1963年美國人仍對中國介入戰爭深感畏懼。”

    “從1963年中國公佈的經濟數據,我們應該意識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正在飛速向前。今天的中國已與我國、英國、德國並駕齊驅,躋身世界的二等工業國之列。而且,中國仍在高速發展。”

    “從大國陣營對比看,中蘇擁有1.12億噸鋼鐵產量,美、英、法為1.4億噸。但如果西德和日本被納入西方陣營,那麼西方主要國家就擁有超過2億噸的鋼鐵產量。”

    “或許在未來,將我國和德國拉上美國的戰車,是美國必然做出的選擇。”

    “但我鄭重建議,我國的政治家應謹慎考慮納入美國的戰車,這可能會使日本陷入毀滅之火。”

    ……

    “日本人的雜誌把我們列入了二等工業國,其實我們哪有這麼厲害。出了北京到河北走走,一大片一大片農村還是老樣子,和十幾年前比,大概也就是能吃飽了、身上不至於衣不蔽體了。”

    唐華評論《讀賣新聞》的這篇重頭文章。

    “中國現在大概七億多人,三千萬噸鋼分攤到七億人頭上,也就那麼一點點。而且,我們鋼鐵產量好歹到了美國的三分之一,可發電量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

    劉鼐:“但是日本的這個作者非常反對日本納入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這和當年我們打的鬼子可不太一樣。”

    唐華:“那是自然啊,老劉,當年頑固死硬的老鬼子都被你們打沒了,就算沒死也不能再步入政界,現在日本政界倒是活躍著一批當年被你們俘虜的受過教育的鬼子。”

    王鶴壽:“按說我們人均鋼鐵產量確實很少,但三五計劃鋼鐵產量還要翻一番,想想以後一年六千萬噸鋼鐵,怎麼組織生產,鋼鐵怎麼用出去,還是頭大。”

    三五計劃的規劃裡,鋼鐵產量的年增長幅度是不低於15%,工業總產值的年增長率也是15%,大約是5年翻一番的樣子。因此到1967年,鋼鐵產量會增加到5500~6000萬噸。

    這個鋼鐵產量,鋼鐵工業局局長表示hold不住了……

    唐華:“五年之後我們的基本建設投資也會比現在高得多,現在一年投資500個億,投資全部落實了;1968年我們可能一年投一千億,而且也會全部落實。1967年六千萬噸鋼也一定用完。”

    王鶴壽:“所以現在感覺,鋼鐵企業還是做大的好,企業做大,全國鋼鐵企業總數就少,而且大鋼企的勞動生產率高,產品技術和平均質量也容易提高。”

    唐華:“從北到南,鞍鋼、本鋼、唐鋼、包鋼、馬鞍山、武鋼、重鋼、上鋼,八家的鋼鐵產量佔了全國鋼產量的四分之三,三五期間還是這樣的比例,這8個鋼鐵企業產量還是維持在總產量四分之三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