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51章,自衛反擊是為了和平解決爭端




    德州儀器公司的電子電路工程師傑克 基爾比在他的實驗室工作,一名同事推門進來告訴他公司最近的動態。



    “什麼?那個白手套公司贏了?”基爾比很吃驚。



    “是的,港電的專利註冊時間比我們早幾個月,而且他們出示了完整的專利文檔,時間證據和樣品。我們的律師團無法駁倒他們。”



    “呵,六個人加起來年薪二十萬的律師團……”基爾比笑了笑,漸漸地,他笑不出來了,“糟糕。”



    五天之後,基爾比委託查詢的港電公司手持的電子電氣類專利列表郵寄到了。



    打開文件袋,第一份專利就是晶體管的平面工藝,也就是德州儀器剛剛認輸付錢的東西。



    在硅片上進行刻蝕氧化注入,可以一次性把一大板的半導體核心加工成型,切割下來就可以做晶體管,而且這種加工工藝可以做出尺寸很小的半導體核心來,也就是微型晶體管。



    第二份專利是基於平面工藝的發展,改進的生產工藝,通過安排硅片上核心的位置,使得切割封裝和插管腳都可以用流水線機器生產,省去了人工製作過程。



    第三份專利也是基於平面工藝的發展,叫做“集成電路”,在硅片上加工出晶體管核心之後,就不切割了,因為硅片刻蝕的是特殊設計的圖形,再稍微調整一下平面工藝,就可以構成一塊內含多個晶體管和其他元器件的電路。



    第四份……



    第五份……



    一連四份專利文檔,全都是在平面工藝的基礎上改進或者革新的產物,四個發展方向。



    基爾比丟開文件袋,像葛優一樣軟癱在沙發上。



    “傑克,你從港電的專利中挖掘出什麼了?”基爾比的直接上司馬克 謝潑德進來問。



    “我的工作好像中國人已經做過了。”基爾比指著工作臺上的一個架子,“那個玩意兒。”



    謝潑德把架子上的一個小火柴盒拿下來,這是個小型儀器盒,正中間是一塊硬幣大小的硅片,硅片裡集成了6個晶體管,但另外又在硅片邊緣上方插焊了兩個電阻和一個電容。



    “平面工藝之後,港電註冊了4個改進專利,哪一個會成功?”謝潑德像是在自言自語,“這四個專利,哪一個是唐華註冊的?”



    基爾比:“四個專利的發明人一樣,都寫的是唐華、謝希德、黃坤。”



    謝潑德:“你一定堅信‘集成電路’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嗎?”



    “那當然,我的直覺告訴我是這樣。”



    “那我或許應該建議高層,購買這項專利的使用授權。”謝潑德說。



    無論是平面工藝還是衍生出來的四項改進技術,港電公司的開價都十分合理,這也是德州儀器為什麼在法律糾紛持續三個月之後果斷決定和解的原因。德州儀器公司自己計算過,平面工藝授權如果無爭議拿到手,扣掉授權費用,每年可以讓德州儀器多賺近100萬美元。



    “集成電路一定是晶體管的進化方向,甚至是計算機的進化方向,”基爾比說,“好吧我認輸了……那牆應該掛上唐華的肖像,不過這可能不太政治正確。”



    基爾比指的牆上,是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三人的肖像,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主流看法是他們三人共同發明了晶體管,但在1956年就有些非主流看法,認為唐華是發現晶體管的第四個主要科學家。



    基爾比對唐華念念不忘,不過唐華並沒有打噴嚏之類的超距離感應症狀。



    搶注晶體管新工藝、集成電路設計的工作是1958年底就悄悄在進行了。1959年,唐華的重點已不在集成電路。10月份,唐華把一系列關於激光、激光器設計的論文提交到了蘇聯科學院的幾個物理雜誌,這幾篇1960年1月刊登的論文會把激光的最後一層窗戶紙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