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08章,不要打水漂了




    “烏拉特中旗跟蹤雷達站工作正常。”



    “巴彥淖爾跟蹤雷達站工作正常。”



    “阿拉善跟蹤雷達站工作正常。”



    “和楚達巴跟蹤雷達站工作正常。”



    “酒泉跟蹤雷達站工作正常。”



    “紅柳泉跟蹤雷達站工作正常。”



    7月份試射TK-3和DF-1,激活了從烏梁素海到張掖的四個跟蹤雷達站。這次的跟蹤雷達站略有不同,六個雷達站連起來,是從烏梁素海到酒泉西北方,一條長1000公里的走廊地帶。



    發射架上,一枚DF-1彈道導彈已在八小時前起豎,並在半小時前完成了燃料的加註。外觀上看,這確實就是一枚普通的DF-1導彈,但它的戰鬥部不再是一坨炸藥,而是兩片可打開並拋棄的整流罩,裡面是一個銳角三角形的滑翔體。



    “5,4,3,2,1,發射!”



    老張喊出發射命令,DF-1噴出橘紅的火焰升上天空。



    在衝出大氣層後,整流罩分離脫落。



    在大氣層外,火箭發動機繼續燃燒了一小段時間,燃料耗盡,三角形滑翔體與導彈彈體分離。



    由於沒有空氣,分離後的滑翔體和彈體一前一後相隔不遠在太空中按慣性(拋物線)彈道飛向目標。不過彈體在重入大氣層時由於空氣阻力會迅速與滑翔體拉開距離燒燬。



    重入大氣層也是綽號“水漂彈”的滑翔體發威的時候。



    一般來說,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近似於一條拋物線,發射之後飛上一百多公里甚至幾百公里的太空,然後再一頭紮下來。



    如果把圓錐體的彈頭改成銳角三角形的滑翔體,具備產生升力的條件,它從太空紮下來的時候,在20~100公里的大氣層就不是一頭紮下去,而是會被大氣層“託”起來,從100公里緩慢滑翔降高。如果託得特別給力,滑翔體升回100公里以上的太空了,就是錢學森彈道的變體“桑格爾彈道”。滑翔體從100公里高度到20公里高度,速度從6~7馬赫到3馬赫,20公里3馬赫就可以打開彈載雷達了,當然也可以直接扎到地上。



    這就是水漂彈的第一個優點,導彈射程升一檔。近導變中導,中導變遠導,遠導變洲際。



    水漂彈的第二個優點,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彈道飄忽難以預測。



    但是這有時候也是缺點——搞不好的話,自己人也沒法預測這枚水漂彈會飛到哪。



    12月22日的導彈試射就是這樣翻車的。



    從烏拉特中旗到和楚達巴,跟蹤雷達站都顯示導彈的彈道一切正常。在和楚達巴附近,導彈再入大氣層,然後被托起來。這附近的牧民當天晚上都看見了天上神蹟一樣的炫光。



    但就是這次托起,和楚達巴、酒泉跟蹤雷達站都發現,被托起來的導彈滑翔體飛歪了。



    滑翔體從100公里下降到50公里,進入平流層的頂端,這時候的飛行軌跡更歪了。雷達繼續跟蹤掃描,滑翔體從50公里到20公里高度時,連肉眼都可以看到這貨方向是偏的。最後落到地面,偏離彈著點43公里。搜尋部隊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到地上的導彈殘骸。



    ……



    “很明顯,採用助推-滑翔彈道時,慣性制導系統無法有效地定位導彈自身的位置,無論機電陀螺還是激光陀螺都不行,”唐華說,“滑翔階段導彈變向頻率過高、震顫過於劇烈,超出了任何慣性制導系統的承受極限,即使慣導系統不罷工,頻繁的變向也使得慣導系統的累積誤差大大超標。”



    “這次測試是過於激進了,”錢學森說,“不僅是慣性制導系統承受不住,我猜測滑翔體的氣動舵面在第一次打水漂的時候就故障失效了。”



    “助推-滑翔彈道能實用化,前提條件是在再入段拋棄慣導系統,採用另一種制導方式。”



    唐華找了張紙,畫了條圓弧地平線,在上空點了幾個點以及正在太空飛行的導彈,然後把導彈和幾個點用線連起來,“衛星導航系統。”



    “導彈在大氣層20到50公里高度時表面有電離層黑障,無法收發電磁波,但在這之前和之後的一小段時間窗口,可以利用衛星三角定位確定自己的位置和速度,再用彈上計算機比對預定航跡,確定誤差範圍,解算出修正航線所需的氣動舵面角度。如果操縱指令正確的話,就可以將航線糾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