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二二二 戴森球

    鉛與金別看只差幾個原子序數,但是不管儲量,還是開採的難易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按照道理,金鉑這樣的重元素,已經不是普通核聚變能夠產生的,都是超新星爆炸後才能產生的元素。

    鉛在元素週期表的順序,其實還在金的後面,只不過元素丰度這種事情,就跟宇宙都不均勻一樣,其實是沒有多少道理好講的,就比如nasa曾經發現過一顆通體都是金子的小行星。

    也許在宇宙的某個角落,會有一顆金的儲量,遠大於鉛的星球。

    不得不說,除了稀少還有質量偏重以外,金的性質遠比鉛更好,更加容易加工。

    就是上面的原因,鉛雖然有毒,但是因為巨大的儲量,就成了楊青用來做靈氣隔絕材料的元素之一,而不是同樣有效的金。

    但是和藍星不同,月球上面,探礦衛星探測過,這上面的鉛儲量遠比藍星低,並且距離基地還很遠。

    不過這倒不是什麼問題,反正有機器人存在,在月球上採礦,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是放著太陽系裡,太陽這麼一顆可以說無限能源的恆星,不去利用,確實有些浪費了。

    太陽除了其中一部分的光和熱,被太陽系這些行星衛星小行星吸收之外,絕大部分,都散佈到整個宇宙空間去了。

    這些浪費的能量,其數量是藍星行已知核彈當量的不知多少倍,人類忙活幾十億年,製造出來的聚變反應堆,他的能量還未必趕得上一顆恆星。

    其實藍星科學家,為利用恆星的能量,已經提出了猜想,那就是建一個戴森球,把太陽完全包裹起來,就可以完全利用恆星的輻射能量。

    雖然戴森低估了太陽的大小,還有戴森球的建造難度,整個太陽系所有的物質集合起來,也沒辦法把太陽完全包裹起來。

    但是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利用方式,戴森球不行,戴森環,或者說一些圍繞著太陽,吸收太陽的輻射能,還有太陽風能量的,網格狀的東西,還是有機會建成的。

    這樣的戴森網建成,那麼太陽系內飛船的行動,就可以直接使用戴森網收集的能量,而不需要自身帶有太強大的反應堆作為動力。

    要知道太陽系外的航行和太陽系內部,完全是兩個概念,雖然宇宙間,星系無限,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個,但是具體到每一個星系,其實還是挺稀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