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一九零 撞擊

    要是楊青做的話,只需要提供三個空間波基站,在高軌的三顆能夠覆蓋全球的衛星,就可以滿足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的網絡通訊服務。

    雖然空間波基站,也需要地面接收器,不過星鏈不一樣有地面接收器嗎?

    飛船的速度也在持續增加著,現在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公里每小時,很快就進入到了五百公里以上的低軌衛星區域。

    經過小嬡的計算,雖然身邊經常有低軌衛星呼嘯而過,不過它們對於飛船,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它們也僥倖逃過了一劫。

    不過不管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躲避在低軌空間的所有衛星。

    自從1957年10月24日,藍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世界上的幾個大國,已經不知道往天上,發射了多少的垃圾。

    最初的衛星,使用時間都非常短,就算是最新的衛星,在太空的惡劣環境下,使用時間也不會超過十年,其中絕大多數的使用時間,僅有幾年,就連大名鼎鼎的gps還有北斗導航的衛星,都不例外。

    所以十年以後,這些星鏈衛星恐怕就有大批失效,如果屆時沒有良好的回收準備,那麼它們就將成為新的垃圾來源。

    所以到現在,不管是高軌還是低軌又或者是同步軌道,都充滿了各種報廢的衛星垃圾。

    其中高軌還好一點,畢竟可用空間多,靜止軌道只有那一條,低軌已經成了垃圾的聚集地。

    小嬡可以分辨出正在運行的衛星,卻沒有辦法找到所有的報廢品,所以衝撞也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楊青經常可以看到,偶爾會有一顆衛星,破爛不堪地撞在防護罩上面。

    防護罩是採用的柔性罩,微微一彈,衛星殘骸就變得更加破爛,被遠遠地彈開。

    會有許多的碎片從裡面甩出來,憑空增加了許多的太空垃圾。

    整個撞擊,沒有任何的聲光效果,完全就是一場默片,要不是小嬡把探測雷達的效果轉換成了可視圖,那麼他們根本就見不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面對這樣的衝擊,不管是楊青還是小嬡,從來就沒有想過躲避,因為整個飛船的質量實在太大了,沒有任何引擎,能像斥力引擎一樣,在短時間內,改變他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