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192 放棄

假如遼東戰事吃緊,洪濤就不準備像崇禎皇帝那樣寸土不讓,把朝廷本來就不多的可戰之兵和錢糧全送出關拼命。

有道是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在實力弱的時候,適當放棄並不是認輸,而是抱緊了架子更抗揍。

只要扛過對方的進攻,緩口氣就能反攻。如果為了場面好看,拼了命也得打對攻,很可能被人一拳打翻在地,連翻盤的可能性都丟了。

眼下大明王朝的實力就在走下坡路,尤其是軍事力量再也不復明初之勇武,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遼東地區幅員遼闊、地勢平坦,除了幾座軍鎮幾乎無險可守。反倒是更適合遊牧、遊獵民族的生活習性,天時地利人和皆無。

另外遼東的問題比較複雜,不能光盯著一個地方看,在和建州女真作戰的同時還得盯著北邊的蒙古各部。本來就不充裕的兵力再腹背受敵,不失敗都對不起古今中外的兵法。

當然了,崇禎皇帝也不見得沒看到這一點,要臉和沒有後手讓他不敢走。堂堂大明皇帝,丟了祖宗打下來的江山會被朝野上下噴死。而就算退守山海關和長城一線也不見得就能扛多久,心裡沒底啊。

可洪濤不一樣,他既不要臉又不怕捱罵,還善於挖坑。啥祖宗基業,縱觀古今中外沒有一個王朝能始終強大,盛極必衰幾乎就是真理,連恆星都逃不過的宿命,憑啥人類就能改變呢。

只要能順利退守山海關一線,防禦難度會大大降低。建州女真突然獲得了大片土地人口,必須要有時間消化吸收,應該也不會太快西進,拖上個一兩年很可能。

一兩年時間對於別人來講可能啥也幹不了,但對洪濤就太有用了。多了不敢說,兩年時間,即便得不到朝廷支持也可以培訓出一支裝備了新式火炮的新軍。

數量不用太多,萬把人足矣。兩年時間還可以建造至少三四艘新式風帆戰艦,以及配套合格的水手。有了這些戰艦和新軍,洪濤就有好幾種辦法讓建州女真顧不上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