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039 妖書案2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沒有好處的事情很少有人願意去做。換句話講,人做事總是有所圖的,無論主觀還是客觀,總能找到蛛絲馬跡。




可古人又說了,人心難測。在沒有直接證據的前提下想判斷一件事的真相往往是非常難的,甚至沒有可能。但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大致分清楚一件事的走向,最終受益人!




那麼在第二次妖書案裡誰是受益者誰又是受害者呢?掰著手指頭一數,得,不管鄭貴妃、內閣大學士還是太子,好像沒一個能獲利的,全是受害者!




難道說用樸素真理無法判斷此事的大致走向嗎?非也,這個技巧還能反過來用,不看誰受益,看看誰倒黴,也能得到相似的答案。




那麼誰最倒黴呢?從表面上看,蠱惑皇帝、勾結外臣、圖謀不軌的大反派應該是鄭貴妃。




其實不然,仔細想想,從十多年前皇帝和朝臣們開始就立太子的問題展開拉鋸戰,鄭貴妃已經被扣上了類似的大帽子,名聲早就毀了。現在再毀一遍損失極其有限,甚至會引起皇帝的同情,適得其反。




接下來再看看太子好像也受到了波及,萬一書裡說的都是真事,皇帝惱羞成怒來個六親不認硬把太子換了,立刻又會變成倒黴蛋。




可仔細一想好像也不對,如果皇帝真有這種二百五不管不顧的魄力,當初就不用和朝臣們舍臉耍無賴了,又何必捱了十多年罵呢。




最後還剩下沈一貫和朱賡兩位大學士,現在他們倆肯定特別被動。先不提書裡的內容是真是假,反正黃泥已經掉進了褲襠,想說清楚也沒人信。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後世根本不算事兒,頂多是嚴查誣陷者,在一切被搞清楚之前被誣陷者啥損失都不會有。但古人比較好面子,尤其在官場混名聲很重要。現在沈一貫和朱賡除了自辯之外,同時還得暫時迴避以示清白。




此時結論就有了吧,真正的受害者不是鄭貴妃也不是太子,而是這兩位內閣大學士。然後就比較好推論了,啥妖書不妖書的,矛頭根本就不是指向鄭貴妃和太子,更不是關心國本,而是徹徹底底的朝堂傾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