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028 好事多磨

兩天之後奇蹟出現了,皇帝居然準了太子的奏本,下旨四夷館走動,並責成西僧利瑪竇、龐迪我、郭居靜協助,把論語譯成歐羅巴語。




一位連四書五經都沒讀順的太子,加上三個漢話還說不利落的西僧,硬要翻譯中華文化的經典之作,擱誰也不會認可。但萬曆皇帝給這個組合加上了一個人,然後朝堂裡就沒人吱聲了,全陷入了詭異的平靜。




是誰有這麼大能量讓黨派林立的朝堂忽然失聲了呢,這個人叫李贄,字宏甫,號卓吾。學歷不高,嘉靖三十一年舉人,職務也不高,在官場混了二十多年最大隻當過姚安知府。




不過他的名氣挺大,算是明朝中後期泰州學術流派的主要倡導者。經常帶著徒弟四處講學,還出家當過和尚,追捧者眾多。




洪濤在後世倒是讀過他的著作,但印象不深,這次也沒打算把他弄到四夷館翻譯論語,甚至都不知道這位大拿就生活在萬曆朝。




本想把望遠鏡託陳矩進獻給皇帝,趁著高興勁兒允許自己去四夷館和利瑪竇等人把論語翻譯成西番語言,藉此化解傳教士無法在京師立足的窘境。




理由也想好了,以皇帝之名傳播聖人教化,這是有的放矢投其所好。萬曆皇帝性格比較跳脫,如果說他的大名能隨著書籍傳播到極西各國,又不用費啥大力氣,也不用花太多錢,大概率不會拒絕。




但陳矩聽完這個請求之後表示皇帝答應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論語有諸多解讀,理解能力達不到一定程度,很難把內涵翻譯得很準確。




換句話講,以太子和三位西僧的能力翻譯不了這本書。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得找個文學功底足夠,且有一定名義的大儒幫忙。




洪濤肯定是沒地方去找這種人,他認識且說得上話的人裡只有沈一貫、沈鯉和葉向高的條件勉強合格,但人家都是朝廷重臣,又不通西番語言,怎麼可能甘願在自己這個廢物太子的領導下幹一件得不到啥好處,反倒容易被人借題發揮的小事,明顯得不償失。




於是陳矩就推薦了李贄,說他肯定能勝任。洪濤當時沒多想,又讀過李贄的書,覺得名氣啥的應該足夠,痛快的在給皇帝的奏本上添上了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