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日不可留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張家陰族歸位

槍芒出現,白光的邊緣也同樣擁有強大的破壞力!

羅銀輝和張友光之間的那張桌子僅是被這槍芒掃過,便頓時四分五裂!

這一擊,羅銀輝自信能夠把張友光捅一個透心涼!

然而下一刻,事情的發展再次超出了羅銀輝的想象。

張友光輕飄飄地側身閃避,槍芒擦著他的身體而過!

白色的槍芒落在張友光的身上,如果後者是個普通人,就算是擦到,也足夠將其重創!

但張友光卻渾然未覺一般,閃過這一刺的同時,腳下只是一步踏出,整個人就以一種極為迅捷的速度來到了羅銀輝身前,張友光一拳擊出!

【寸拳】-三寸!

咚!

一聲沉悶的聲響自羅銀輝和張友光之間爆發出來,彷彿是用巨大的錘子砸擊石牆般的沉聲。

羅銀輝只覺得自己身上的護體內力被這一擊輕易擊潰,然後胸膛處傳來一股劇痛,緊隨而至的巨大力量將其整個人掀飛。

但還未等羅銀輝的身體拋飛起來,張友光腳下又進一步,幾乎是緊追著羅銀輝的身體,然後再次出拳,在極端的距離內,張友光瞬間出了四拳!

【寸拳】-四響!

咚~

相比起之前更為沉悶和悠長的一聲悶響出現,雖然聽上去似是一聲,但其實這是四聲,只不過連在了一起!

這一次,羅銀輝只覺得自己的臟腑都在瞬間被打爆,一股劇痛直接超出了他的承受極限。

落地時,羅銀輝已經昏死過去,胸口處的經脈都被打碎,生機快速消逝。

而就在羅銀輝落地的同時,表情麻木的漢子手持短刀,也已經解決了周圍的十幾人。

一刀致命,就沒有他需要出兩刀的存在。

“友光哥!”表情麻木的漢子喊了一聲。

張友光立即會意,從腰間摸出一個竹哨,毫不猶豫地吹響!

啾~~

隨著竹哨的聲音傳出,這船上稍微有些後知後覺的白蓮教教眾這時才衝出來,但看到甲板上血腥的一幕,眾人都猶豫著不敢上前。

關鍵是他們中的領袖,也是最強者羅銀輝已經倒在地上,胸口那巨大的凹陷令這些人心中生出巨大的恐懼。

而表情麻木的漢子出手不僅僅準確狠辣,攻擊的還都是人的血脈所在,這也導致所有死在他短刀下的人身下都是一大灘的殷紅鮮血,整個甲板短時間內就被血泊覆蓋。

而就在白蓮教教眾躊躇之時,從三桅艦船四周傳來了呼喊聲,一條條爪勾落在甲板上,然後麻繩繃直,搖晃...

很快就有同樣赤著上身,渾身上下古銅色的一個個漢子爬上船來,口中咬著各樣的兵器。

而失去了首領,雖然人數佔優的白蓮教教眾不僅沒有上前抵禦這些突然出現的敵人,更是沒有任何動作,導致他們最後硬生生被張友光的人給包圍。

“丟下兵器,我不傷你們性命!”

張友光來到白蓮教教眾前,開口道。

而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這群白蓮教教眾毫不猶豫地丟掉了手中的兵器,一個個跪了下去。

張友光看著這群溫順的人,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接下來的半天時間,直到入夜,海島周圍一片漆黑,只有海島上稀稀疏疏的火把帶來的微弱火光。

花了一個下午,張友光的人才將這船上的所有物資運下船。

這些物資大部分是食物和兵器,兵器的成色都比較舊,張友光一看就知道食物都是官糧。

兵器也都是朝廷的兵器,只不過是淘汰下來的那種。

白蓮教羅銀輝這一次去廣東就是搞這些東西,這些都可以算是他的本錢。

招攬張友光,也是羅銀輝的目的之一。

只不過,羅銀輝的運氣不好。

張友光的島上剛巧就快沒有食物了,冬季的海上沒有多少水產,他們又無法靠岸,廣東省和福建省一直在通緝張友光,看到不知名的船隻靠岸,第一件事情就是驅逐,用火箭驅逐。

張友光試了幾次都失敗了。

本想著過兩天硬著頭皮也要上岸,總不能在這裡憋屈的餓死。

結果羅銀輝就雪中送炭,帶著大量的物資來了。

這一船的東西如果讓張友光這百來人吃,足夠吃上半年的。

但如果加船上的這三百號白蓮教教眾,就只夠兩個月的。

所以張友光毫不猶豫,就把這群人祭祀給了海龍王。

就在懸崖之下哀嚎痛苦聲連綿不絕時,張友光獨自一人站在懸崖邊,看著北邊的方向。

海上的星空格外的魅力,無數星辰閃爍,將上天刻畫的無比神秘。

就在張友光看虛無的黑,看漫天星辰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了腳步聲。

張友光驟然轉身,看向來人。

來人的眼睛處綁著綢帶,彷彿是個看不見的瞎子,但對方依舊直直朝著自己走來。

這裡明明就是懸崖,兩旁狹窄,還都是碎石,這瞎子卻走得極為平穩,也絲毫不怕自己會掉下去。

“張家,陰族?”

瞎子走進,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讓給張友光臉色一變。

下一句更是讓張友光眼中出現迷茫和震驚。

“張家一族,自先祖以來,便恪守古訓,承傳家道。古訓有云:“陰族張,前朝皇,五十七從龍之良。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永不忘卻奴才之身。””

此言何解?原來,張家一脈,源自前朝皇室之家奴,位列五十七從龍之良。自此,張氏子孫,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始終銘記陰族身份,忠誠於皇室,盡心盡力,誓死效忠。

張友光眼中的迷茫之色隨著時間和海風,漸漸消退。

然後迎著海風,他看向那瞎子,緩緩開口道:

“張家祖訓言:陰族雖微,志不可奪。五十七從龍,共赴國難。生死相依,榮辱與共!

張家人深知,身為陰族,身份雖卑微,但志向不可輕視。身為五十七從龍之一,國民安樂,國家強盛豈能不憂。故此,張氏子孫無論身處何地,皆以國家為重,共赴國難,生死相依。

不忘本源,堅守家道。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陰族之志,五十七從龍之忠誠,永載張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