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桃源來 作品

第二十三章 古畫(上)

  所以在徐楚湘三歲的時候,她父親就已經開始延請各路名師培養徐楚湘這方面的才藝了。

  其實徐楚湘對琴棋書畫倒是沒太多的興趣,但總歸還是在徐平西養出一個大家閨秀的殷切期望中,自幼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在霧都留學期間,徐楚湘又接觸了西大陸不同的繪畫音樂等藝術流派,所以她雖然是個理工碩士,但在藝術鑑賞方面,倒也確實有了大家閨秀,或者是霧都那些自幼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女性該有的水準,甚至有所超出。

  所以徐楚湘一眼就看出了,照片中那副逼真到極致的腳印圖,居然不是用的西大陸崇尚寫實的素描繪法,而是大華國的工筆畫的筆法。

  雖然比起完全寫意的水墨畫,工筆畫更講究寫實一些,但依然秉承意在形先的理念,和西大陸那種追求極致“形似”的繪畫風格,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大華國很多工筆畫名家的畫作,如果光論所畫之物的形程度似,往往連西大陸那些剛剛接觸素描技法不久的學徒都比不上。

  但是眼前照片中的這幅畫卻不一樣,這副畫雖然用的是工筆畫的筆法技巧,但是逼真程度卻堪比照片,這也是一開始徐楚湘分辨出的原因。

  所以光是照片中的那副畫,就是一件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在徐楚湘的記憶中,大華歷史上,又或是現代,好像沒有哪位畫家,可以把工筆畫的筆法和技巧,運用到如此妙至毫顛的程度,否則她不可能沒有聽聞過。

  徐楚湘驚訝地抬頭看了霍爾特教授一眼,不知道這位因吉麗帝國的學者,是從哪裡拍到這麼一副畫的照片的。

  霍爾特似乎明白她在驚訝什麼,微微一笑道:

  “徐小姐,你知道施子彬這個人嗎?”

  徐楚湘皺眉想了大概足足有那麼七八秒的時間,方才口中發出了今天的第三次輕“啊”,對霍爾特教授點了點頭道:

  “我知道他。”

  她的語氣中,依然有些疑惑之意。

  因為施子彬這個名字,從一個白人的口中說出,確實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

  施子彬距今五百多年之前,大華天朝興寧年間的一位畫師,專攻的就是工筆畫。

  這個人怎麼說呢,在大華國的歷史上,絕說不上是什麼太有名的畫家,否則徐楚湘也不會花了七八秒的時間才想起來。

  大華自古以來,一直推崇寫意派的畫家,對於工筆畫,向來不怎麼看得起,認為此類畫師匠氣太重,難登大雅之堂,所以大華歷史上,以工筆畫聞名的畫家,本來就極少。

  至於施子彬,在大華歷史上工筆畫流派的畫師中,也算不上翹楚人物,所以知道他名字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