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集體育種

 
這樣只需要一個大點的育種棚,就能滿足全村人所需,還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管理方便,負責育種的人輪流看守照顧即可。

 
於是每家每戶根據自己的需求,把稻種送過來,由秦瑤和劉琪、劉功、邱氏、芸娘等村裡的青年人們,一起負責。

 
各家的量提前登記好,做上標記,到時候自己來取就行。

 
芸娘會做木工,所有的育苗盤都是她負責。

 
邱氏心細有耐心,秦瑤安排她泡種。

 
劉琪力氣大,就去挑泥。

 
秦瑤則領著劉功把各家出的炭分到炭盆裡,燒好安放在育種棚各個角落。

 
因為大傢伙都在用秦瑤家的水磨,原先的手工磨坊長期空置,現在直接拿來做育種棚,省去育種隊不少功夫。

 
溫度要控制好,不能過熱,也不能冷,還要放置水桶,水蒸氣蒸發後可以保證裡面的溼度。

 
在沒有各種現代測溫儀器的輔助下,一切只能憑經驗判斷。

 
秦瑤會在裡面放置粗糙的黃紙測試溼度。

 
溫度比較好感受,多體驗幾遍,育種隊的隊員們差不多能估計個大概。

 
人體溫度是三十六度到三十七度,感覺到有一點點熱,那溫度就剛好。

 
如果覺得熱到要冒汗,就要把炭火埋一埋,降低溫度。

 
這一套育種方法學習下來,讓劉功幾人受益匪淺,不但學習了怎麼育種,還誤打誤撞學到一點自然科學的東西。

 
比如水蒸氣的凝結,還有水的不同形態變化過程等等,都讓幾人大呼神奇。

 
他們以為這是什麼不外傳的機密,但秦瑤卻說:“這些書上都有。”

 
只不過現代的描述和古代的描述不一樣罷了,但本質上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邱氏原先覺得送自家金花去學堂讀書沒什麼用處,但秦瑤都說好,那就讓她去唄。

 
後面沒能通過考核,也沒什麼強烈的執念說非要讓她去學堂。

 
可經過這一次育種學習,她突然意識到,讀書和考科舉不再是絕對關聯的。

 
書本上的東西只要學來,就能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