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669章 不準有中文!

 李永進點了點頭,不過目光仍然沒有從面前的兩塊屏幕上挪開。

 只是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又話鋒一轉:

 “只可惜,咱們現在還沒辦法真正模擬出隱身飛機的目標特徵,這個用反艦導彈改出來的靶機,雖然已經是rCs最小的型號了,但是跟咱們預計要面對的目標相比,還是大上不少。”

 “不知道到了真正的戰場上,還能不能這麼順利地提前探測到目標信號。”

 作為京城軍區空軍指揮員,他實際主持了把常浩南之前提出的想法轉化為具體戰術的過程。

 其中自然也包括正在進行的這次演訓任務。

 從接到指示到做出方案,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100個小時。

 而今晚,就相當於是對他的一次大考。

 幾人前面的那兩塊屏幕分別對應兩組雷達數據。

 右側的,是一組經過無源模式改進之後的遠程預警雷達,本來是14所拿來做技術測試的,現在又被搬過來發揮餘熱。

 而左側,則是一套常見的snr-75e,也就是紅旗2地空導彈的火控雷達。

 為了避免干擾,二者部署在不同方向,但距離測試空域同樣為45公里左右。

 對於華夏來說有點近,但對於巴爾幹半島環境剛剛好。

 測試結果也跟此前估計的情況差不多——

 面對雷達反射面積較小的目標時,s波段的制導雷達根本無法有效看到目標。

 而改進之後的無源定位雷達,則可以連續穩定地捕捉到信號。

 這至少證明了後者在反隱身方面的潛力。

 “也可以往好的方面想想嘛。”

 相比於雖然考試過關,但仍然憂心忡忡的李永進,付全友的心態倒是好得多:

 “我們測試用的這套無源雷達,只是在407雷達的基礎上改進的,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傢伙了。”

 “咱們要支援的那邊,雖然對手是雷達反射面積更小的隱身飛機,但是他們手裡的裝備也更好些。”

 “技術人員提出來的具體方案,是對兩部蘇制p18預警雷達進行改進,這樣一來一回,相當於矛和盾都被增強過,我覺得還是有得打的。”

 如果說,之前在得到丁高恆保證之後,他的心態還是“賭了”。

 那在看到今天晚上的測試結果之後,心態就基本已經變成“穩了”。

 因為就算這次跨國支援行動本身沒能取得戰果,只要能“看到”隱身飛機就是血賺不虧。

 “說的也是。”

 眼見領導都做出瞭如此積極的表態,李永進自然也跟著放鬆了不少:

 “反正,不管怎麼樣,這個用多部無源雷達取代單個巨型雷達,對隱身目標做多點探測的思路,絕對是大有可為。”

 “這新三打三防裡面最讓人頭疼的一項,也總算是有點眉目了……”

 他口中“最讓人頭疼的”,自然是指新三打裡面的打隱身飛機。

 過去幾年,雖然空軍也提出了不少相關思路,但實際操作起來,往往直接卡在第一步,也就是“意識到有隱身目標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