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531章 一人三獎!

 而常浩南的身邊,也很快聚起來了這麼一群人。

 當然,都是或多或少和常浩南熟悉點的。

 在今天下午之後,常浩南絕對會變成學術界一顆炙手可熱的新星。

 但要是真的完全不認識,也沒個人引薦的話,硬往上貼總歸還是比較尷尬的。

 “你竟然真的同時報了這麼多項目,而且還都評上了……”

 徐洋可能是整個會場裡面年齡跟常浩南最接近的,相處起來自然也比較自然。

 “這個麼……我之前也沒想到,本來是以為能評上一個就不錯了……”

 常浩南手裡拎著那個不起眼的布兜子。

 如果不是隨著他走路的動作發出微弱的“叮叮噹噹”聲,那麼恐怕任誰也不可能猜到,裡面裝著三份象徵華夏科研界最高榮譽的獎狀和獎盃。

 他說的確實是實話。

 直到第二次領完獎回到座位上之後,常浩南才稍微回過味來。

 根據之前劉振響講過的科學技術獎評獎規則,特等獎的評選需要額外提名,再上報給主管部委,以及更高層級的領導批准。

 所以,息壤防洪套件獲得的技術發明特等獎,肯定是來自上面的授意。

 也就是把抗洪搶險過程中的榮譽“折算”進來的結果。

 畢竟,雖然這個東西確實在諸多地方做到了力挽狂瀾,但真要說起來,跟十五年前獲得同樣獎項的雜交水稻比還是差點意思……

 排除外部因素的話,常浩南自己覺得也就能拿個一等獎差不多……

 至於另外兩個,應該完全是由於三個獎項的評選委員會之間沒有相互通氣,也完全沒想過會有一個人在同一年提交好幾個評獎項目……

 當然,評選結果最終會彙集到科技委主管領導,也就是宋建手中。

 但上面已經擺明了要給常浩南的貢獻做出獎勵,況且常浩南的火炬集團又算是他科技委下屬的企業,因此完全沒道理阻撓。

 總之,實打實的貢獻,加上諸多機緣巧合,成就了常浩南今天一人三獎的封神傳說。

 說話聊天間的功夫,人流也陸續上樓,進入了宴會廳。

 這種級別的正規宴請,肯定還是要搞傳統的中餐形式。

 總之,就是要分桌的。

 一般情況下,是按照參與者的所在單位,以及獲獎級別來分配位置。

 不過,常浩南一個人給四個單位拿獎,確實有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意思,所以最後只好按照火炬集團,給分到了華夏科學院和國家科技委的其中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