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65章 友誼計劃!

 處級放在外面確實級別不低,但因為部委幾乎沒有科室,實際上就是最基層的小部門負責人,知情範圍相當有限。 

 後來雖然級別上來了,但誰也不可能沒事閒的跑到檔案館翻好幾年前的故紙堆,所以也都沒機會接觸到這些內容。 

 現在張東旭這麼一說,大家竟然都有點聽那種《xx秘史》的好奇感。 

 八卦這種事情,沒有人能拒絕的。 

 甚至包括丁高恆。 

 他在國防科工委當了十年主任,雖然扛著軍銜,但其實對於本單位以外的事情並不很清楚。 

 “我那時候正好在電子工業部工作,負責對接過一批白俄羅斯的來華專家,大概二十來個人,當時為了降低敏感程度,第一批引進的都是不涉及軍工領域的人員,所以這件事在科工委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 

 張東旭的經歷說起來也是相當奇特,他曾經擔任過電子工業總公司總經理,跟丁高恆算是平級,但因為這個時候電子工業部還沒有撤銷,導致兩個單位的功能和定位完全重合,後來電子工業總公司被降級最後乾脆摘牌,他這個總經理實在沒地方去,就被放到科工委當副主任。 

 也是出自這個原因,他很多時候會有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除了領導班子會議之外也不怎麼主動發言,只不過這一次罕見地開了口: 

 “92到93年陸續來國內的總共可能有個一百多人,但最後基本都沒留下,當然也包括我對接的那些,後來我總結,一個是兩邊的文化差異還是比較大,短時間來華工作和長時間在華生活畢竟是兩回事,不少人剛開始還能接受,時間長了就很難適應。” 

 “不過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說到這裡,張東旭調整了一下坐姿,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 

 “我們內部有些人,在思想上面很不可靠,三句話離不開稱讚西方,凡事必談美國如何如何、歐洲如何如何,簡直是笑話,人家要是相信這個,何必不去美國不去歐洲,偏偏選擇咱們華夏?” 

 “還有些人,以為別人聽不懂漢語,公開講一些破壞關係的話,要麼就是把別人說的內容胡亂翻譯,結果人家裡面有兩個老專家,年輕的時候就來過華夏,學過一些中文,直接把報告打到了我這裡……” 

 常浩南無奈苦笑,雖然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些內容,但是以眼下90年代的情況來看,似乎也不是很讓人意外…… 

 稍稍停頓一下之後,張東旭又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