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41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

 這實際上是華夏在很多領域都面臨的難題——

 高端用戶根本不在乎性價比,只要性能和穩定性,一旦形成使用習慣,除非迫不得已根本不會去換,降價之類的手段完全沒用。

 哪怕在前世,如果不是懂王在後面推了一把,華夏的很多產業,尤其是基礎產業還真沒那麼容易發展起來。

 所以眼下這功夫,只能從國企下手慢慢來了。

 ……

 考慮到三家軸承集團都不是科工委系統下屬的單位,跟常浩南之間過去也沒什麼業務聯繫,所以後者最終決定以火炬公司總經理的名義分別發一封詢問函過去。

 讓他自己都有些意外的是,三份詢問函都在當天就得到了回覆。

 回覆的內容也基本一致——

 馬上派人去京城。

 這樣的態度和效率,常浩南兩輩子都沒見過。

 “真是出乎預料地順利……”

 常浩南手裡拿著三份傳真過來的答覆函,語氣中難免帶上了些許驚訝。

 “那是當然,咱們公司雖然沒和他們產生過直接的業務聯繫,也不屬於同一個系統,但您可是973計劃重要科學前沿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國內但凡有點研發能力的企業和機構,怎麼也得給上幾分面子。”

 把答覆函送過來的辦公室主任宋景明恰到好處地恭維了一番:

 “再說,這件事情本身對他們也是百利無一害,如果我是負責人,那肯定也會搶著來,生怕另外兩家佔到先機啊。”

 “也對。”

 常浩南把手裡的東西隨手放到一邊,轉頭看向宋景明:

 “那老宋你去安排一下接待,還有會議的事情,規格可以稍微高一點,但是要儘快。”

 隨著火炬公司的發展逐漸走上正軌,除了技術以外的其它部門也逐漸充實起來。

 好在這功夫還沒完成國企去行政化改革,哪怕是基層單位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薅羊毛。

 宋景明就是被他從科工委辦公廳給調過來的。

 為此還給人家升了半級。

 當然,因為常浩南並不準備搞一個大而全的巨無霸企業,所以很多部門都還比較單薄。

 比如行政辦公室,算上宋景明一共才兩個人,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這個主任親力親為。

 市場部更是隻有楊慧梅一個,好在她手下有不少研(牛)究(馬)生,可以幫著分攤一些不重要的工作。

 ……

 應該說,宋景明的猜測是準確的。

 當來自冰城軸承集團的研發負責人張旭走進常浩南的辦公室,卻發現從洛邑和復州過來的同行已經坐在裡面的時候,面色當時就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