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84章 “息壤”戰洪魔

 岸上參與搶險的幹部群眾正在將能夠蒐集到的碎石、瓦礫、煤塊全部投入其中。 

 但是就連上萬噸的沉船都不能保證完全穩定,更別說這些小東西,幾乎在丟入水中的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就在所有人幾乎都要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呼喊聲從身後不遠處傳來。 

 “解放軍到了,解放軍到了!” 

 廖新民猛地轉身,看到遠處的公路上,由上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如同蜿蜒的長龍,正在朝大堤的方向行駛過來。 

 解放軍來了,希望就有了。 

 “快,把相關資料,還有目前潰口的情況準備好,盡全力配合軍隊的同志救災!” 

 首先帶隊而來的是金陵軍區1師2團的團長,王宏。 

 他在聽過簡短的彙報之後,親自到潰口旁邊查看了一下情況。 

 “沉船、砂礫、沙袋我們都已經嘗試過了,但全都固定不住,很快就被沖走。” 

 廖新民抹了一把臉上的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江水,對旁邊正在探著頭觀察的王宏說道。 

 “正常,這種情況單靠堵口物是不行的,需要把木樁和鋼筋打到河床裡面去形成籠子一樣的結構,再往裡面丟碎石包和沙袋才行。” 

 在出發之前,他就已經跟有相關經驗的老上級請教過,因此早就有這方面的準備。 

 “但是這麼大的水,怎麼能把東西打進去?” 

 聽到這個回答的廖新民一時間傻眼。 

 要在水裡施工,需要先靠堵口物降低流速,而要降低流速,又要先往水裡面打木樁和鋼筋? 

 “交給我們吧。” 

 王宏說完,從身後的參謀手裡要來了一根手腕粗的繩索,系在腰上,然後從廖新民手中接過了用來喊話的大喇叭。 

 “所有連以上幹部,出列!” 

 很快,被選出來的幾百名突擊隊員便用繩子把自己穿成了幾個串,由留在岸上的人死死拉住繩子的另一端。 

 緊接著,王宏便摘掉頭上的帽子,第一個跳入了江水之中。 

 幾道人牆的阻礙之下,洶湧的水流總算稍有減緩。 

 後面增援上來的其他人則開始拼命往人牆中間丟入沙袋。 

 儘管大部分還是會被沖走,但至少,已經開始起到了一些效果。 

 運輸物資的卡車不可能直接開上大堤,因此最後一段路,只能完全靠人力來完成。 

 半小時後,第一條木樁被成功打入了河床底部,總算是讓附近已經搖搖欲墜的人牆有了個新的支撐點…… 

 雖然情況已經有了進展,但效率依然不高。 

 而且,危險性拉滿。 

 剛開始所有人都體力充沛的時候還好,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長期浸泡在洪水之中讓所有人的體力都在飛速流失。 

 已經有體力較弱的戰士險些被沖走。 

 岸上和水裡面的人當然也在輪換,但由於人手緊張,即便在岸上也要負責搬運救災物資,根本無法保障充足的休息……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兩天時間。 

 潰口初步得到了控制,但洪水仍然在以大於130立方米/秒的流量和5米/秒的流速向外傾洩。 

 按照堵口方案,在初步控制住潰口之後,應該在該區域形成一個半月形的圍堰,為後面的填塘固堤工作做準備。 

 但因為剛一開始下去的王宏等人都是用繩子固定的自己,因此要把圍堰造成半月形,屬實很難。 

 只能在直線的基礎上一點點向外擴張。 

 然而兩天連軸轉的高強度工作下來,參加抗洪的三個團指戰員本身,也已經幾乎到了極限。 

 已經有不少人因為過度勞累而昏迷甚至休克,被送入附近臨時搭建起來的野戰醫院。 

 現場總指揮心如刀割,但又沒有任何辦法。 

 實際上,他已經把自己正在當連長的親兒子都派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