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72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

 常浩南看著旁邊那個研究生“你莫不是在逗我”的眼神,趕緊又解釋了一句。 

 “所以……接下來應該怎麼做?跟多體系統離散時間傳遞矩陣法有關的計算代碼我倒是也一起帶過來了……” 

 在計算機領域,很多地方其實是反直覺的。 

 多種方法聯合應用這種事情,放在紙面上其實很簡單,思路本身的複雜程度不會超過高中物理的受力問題。 

 就是把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特性分隔開來,對每一個部分分別使用合適的方式建立方程最後再聯立求解。 

 但由於商用的數值分析軟件本身也是剛剛起步,在90年代末這會,還沒人想過要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功能加入進去。 

 “很簡單的,我來演示一下,然後您可以自己嘗試著操作。” 

 從21世紀第三個十年回來的常浩南深知,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自己大包大攬,三下五除二全部搞定,而是要讓用戶獲得參與度。 

 “就拿……” 

 常浩南略加思索,很快繼續道: 

 “就拿火箭炮定向管的支撐臂舉例好了。” 

 “這個系統的物理模型應該是一個小形變量的歐拉-伯努利梁1、光滑柱鉸2、剛體梁3、光滑柱鉸4和剛體梁5,其中3號和5號相對於1號可以發生大位移運動,雖然結構簡單,但是正好符合要求。” 

 “接下來只要把梁分成四個單元建立有限元運動方程,再和多體系統……就是你的那個新方法聯合求解系統運動規律,同時通過採用經典四階龍格庫特法積分系統總體動力學系統也可以得到系統運動規律,這樣就是四個獨立方程,再結合剛體梁5的邊界條件……” 

 “最後只要把這11個代數方程聯立求解,就能得到系統動力響應情況。” 

 說完這句話的同時,常浩南非常有範地啪一聲敲下回車。 

 實際上這一步用鼠標點擊也行,但據說完全使用鍵盤可以讓操作者看上去更加專業一些。 

 至少未來大部分涉及到黑客的電視劇都是這麼演的。 

 儘管只能通過命令行來操作,但對於他這個核心開發者來說,使用起來依然如臂指使。 

 計算結果很快以數值點的形式顯示在了屏幕上面。 

 “這裡也一樣,目前還是半成品,所以只能以字符形式輸出數據,到了完整版的時候,就能夠直接給出曲線圖了,當然如果需要數據的話,也可以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