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44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

 受到鼓勵的何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高技術作戰,還是得有新裝備才行。 

 當然,以他一名上校艦長的職位,這些話也就是一說。 

 誰都知道現在海軍想要造新船,尤其是燃氣輪機動力的新船根本不是軍費的事情,而是在lm2500燃氣輪機被斷供之後,連可靠的動力源都找不到。 

 如果不是國內廠家緊急攻克了部分易損件的維修和再製造技術,那麼連052型的二號艦都不會被造出來。 

 因為要給一號艦提供備件。 

 然而,對於楊書玉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因為目前真的有一個處在方案選型最後關頭的新型護衛艦項目。 

 兩個方案,一是全柴動力,造一個縮小版本的052. 

 二是全燃,或至少柴燃交替動力,完全整個新東西出來。 

 負責設計的乙方毫不掩飾地傾向於推薦第二個方案,優勢是潛力更大,並且動力系統的國產化率更高,省下來的外匯甚至夠以3:1的比例買一批卡27ps反潛直升機。 

 但也不是沒有風險。 

 那個國產燃氣輪機目前連樣機都還處在製造階段,萬一指標達不到要求,連個代替品都找不著,只能全盤推翻重來。 

 反觀皮爾斯蒂克柴油機雖然國產化率一般,但好歹是立等可取且已經用順手了的東西,絕對不會出紕漏。 

 而且如果按照匯率折算的話,價格更便宜。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目前的發展速度,國家外匯緊缺的情況恐怕持續不了太多年,等到這種艦艇批量建造的時候,大概率就不會實行這麼嚴格的外匯配額制度了。 

 所以海軍方面本來是還在猶豫的。 

 但是被在今天的此情此景下,楊書玉的內心稍微動了動。 

 一般來說,這樣事關裝備發展大局的決定,肯定不是一兩個人拍腦袋就決定了,何虎這樣的小人物更是無從施加什麼影響。 

 但如果在博弈的天平處在正當中的時候,哪怕是一根頭髮絲的重量,有時候都足以改變大局。 

 …… 

 另外一邊。 

 毫不意外地,第二天,一封加密信件被送到了京城。 

 根據“不在非保密場所閱辦秘密”的要求,常浩南被接到了國防科工委的一間會議室裡面。 

 “我覺得,可以考慮在我們這給你常設一個辦公室,到時候你如果有類似不方便在家或者學校處理的涉軍事務,就可以到我們這來辦公。” 

 陪同常浩南一起的懷國莫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現在科技部已經給常浩南安排了個973項目專家組的正式頭銜,科工委這邊作為常浩南的“孃家”總得表示點什麼。 

 常浩南雖然覺得這個意見不錯,但還是沒好意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