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21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為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

 對於需要商業運營的客機來說,多一個人是很大的一筆支出。 

 易元和嘗試著坐在了圖204的主駕駛位置上,握住面前的方向盤感受了一下。 

 “駕駛艙可以升級成雙人制的麼?” 

 他回過頭,用俄語向身後的圖波列夫公司工作人員問道。 

 後者點了點頭: 

 “公司目前已經有了相關計劃,預計下一個大升級的型號就會使用雙人制駕駛艙。” 

 根據行業黑話,這個回答的基本相當於在短時間內都不能。 

 畢竟以圖局目前的情況,天知道下一個大版本什麼時候能出來。 

 不過正當易元和準備說點什麼的時候,對方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我們正在計劃推出一個使用全西方設備的子型號,圖204-120,基本性能和我們這一架圖204-100s差不多,但自動化程度會更高,當然價格也要更貴一些。” 

 易元和搖了搖頭。 

 換航電對於一些西方或者親西方客戶而言可能會更有吸引力,但是就華夏的情況而言,引進生產圖204本來就是為了規避風險,獲得完整的100噸級飛機制造能力,如果為了先進性去選擇大量西方子系統,反而屬於捨本逐末了。 

 反正現在民航內部也還有大量三人制機組的飛機,短時間內並非不可接受。 

 只要飛機的價格合適。 

 想到這裡,他再次開口問道: 

 “那這個型號,就是圖204-100s,每一架飛機的售價是多少?” 

 看似簡單的問題反而把旁邊的俄羅斯小夥給問住了。 

 實際上,這就屬於隔行如隔山了。 

 易元和是飛機設計專家,但他其實不懂怎麼賣飛機。 

 在飛機交易合同裡面,裸機價格往往只是總價的一小部分,而大頭則是合同中附帶的其它服務,比如飛行員和地勤培訓、零部件供應、保修方式和保修期之類。 

 所以不談這些只講價格屬於耍流氓。 

 不過他最後還是獲得了一個不太精確的答案。 

 “按照一般航司的採購習慣,帶備件和中修服務的價格,摺合成美元大概在3200萬到3900萬之間。” 

 隨後易元和才意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相關概念。 

 所以只好換用中文,去問正因為聽不懂俄語對話而一臉懵逼的林偉軒: 

 “老林,剛才那個人說,他們這一架飛機的價格合美元大概3200萬到3900萬,在幹線客機裡面算是什麼水平啊?” 

 後者這才知道易元和剛剛原來是在詢價。 

 “不到4000萬的話……算是很便宜了。” 

 略加思索之後,林偉軒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