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61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

 出現在他面前的並不是跟上次一樣齊齊整整地多個假目標,而是遍佈了一整個長條形區域內的異常信號! 

 “試試看,能鎖定麼?” 

 剛剛還比較有自信的沈彥這次又徹底沒底了。 

 雖然並沒有跟第一次一樣對著假目標一頓輸出把彈藥全都打光,但現在整個陣地迎面的方向在雷達屏幕上一片混沌,他甚至無法確定目標來襲的具體方位。 

 哪怕是二戰時候的防空作戰,也是需要對敵機來襲的大概方向、高度和時間進行提前預警的。 

 條件好的國家用雷達,沒這個條件的也有專職的防空了望員,在距離陣地幾公里外,甚至是敵機航路中途進行偵察,為的就是給防空部隊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 

 要是等到高射炮觀察員肉眼看到目標再做反應,那早就來不及了。 

 就比如現在這樣。 

 不出所料地,那架運7出現在了跟上次不同的方向上。 

 並且高度比上次還要更低一些。 

 以至於盯著一個方向看的測距員甚至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它。 

 當18門高炮調整方向把炮口對準目標的時候,對方已經幾乎飛到了陣地上空。 

 顯然,最好的結果是雙方同歸於盡。 

 但哪怕沈彥用內心的最低標準來判斷,也沒辦法告訴自己這算是一次成功的防禦。 

 要知道,師屬高炮團負責一整個師級陣地的防空任務,每個方向只能部署一個營,如果對方用一架飛機就換掉了他的一個營級陣地,那也就意味著全師面對這個方向的後續空襲都處在門戶洞開的狀態。 

 “tmd!” 

 沈彥一拳砸在了身邊的桌子上。 

 與此同時,正在閻良的常浩南也在跟進了解測試現場的動向。 

 雖然具體數據需要等到測試全部完成之後再做分析,但基本情況還是可以通過電話實時獲取的。 

 實際上,713號機的兩次模擬攻擊正是分別使用了吊艙的兩種移頻干擾模式:超前假目標干擾和多覆蓋干擾。 

 當然,吊艙還可以把這兩種模式結合起來,在生成假目標的同時用覆蓋信號屏蔽真實目標。 

 不過從效果上看,甚至已經無需重複了。 

 運7的航程並不突出,更何況還帶著一大一小兩個吊艙。 

 在電話裡傳出測試成功的報告時,整個會議室裡面的氣氛都變得熱烈起來。 

 這至少證明了在架構領先的情況下,可以做到用多個性能稍差的元器件代替暫時無法獲取的高性能元器件。 

 思路是沒問題的。 

 “一號吊艙的測試先到這裡,下一輪開始測試二號吊艙的效果!” 

 常浩南壓抑著同樣興奮的情緒,對著電話那邊下令道。 

 二號吊艙,就是那個經過重新設計之後更加緊湊的吊艙,可以被絕大多數戰術飛機掛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