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58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

 “我記得以前這種測試能給我們安排到兩個星期之後都算是快的了,之前我們跟著賁所長給1471雷達做測試的時候,等了一個多月才安排上。” 

 試飛院畢竟不是專門為了某個單位服務的部門,加上電子設備測試相比一般試飛來說還涉及不同系統協調的問題,所以很少會有這麼高的效率。 

 “畢竟有常工參與嘛,那邊重視一點也是很正常的……” 

 郭林面露感激地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常浩南。 

 隨後便是一陣掌聲響起。 

 “咳咳——” 

 突如其來的恭維把常浩南都給整的有點不會了,只好解釋道: 

 “這個事情……雖然跟我有關係,但不是你們想的那種……” 

 “從今年年初開始,科工委內部就在嘗試推行一個不同系統之間進行直接溝通和信息傳遞的平臺,過去像這種需要我們航空和電子兩個系統配合的工作,每一件都要單獨處理和彙報,自然會很麻煩,現在各大企業都建立了專門用來協調這類工作的班子,所以效率就高起來了。” 

 這件事情是常浩南在精工計劃正式立項之後和丁高恆聊起來過的,當時的本意其實是想說在更高層面上,比如科工委系統和機械工業部之間應該建立這麼一套機制,把項目、需求和研究成果互通有無,不至於出現一邊卻少某種技術急得跳腳,另一邊搞出來了相關技術卻不知道去哪應用的問題。 

 但當時的常浩南沒想到的是,這個年代的條框分割並不只存在於部委層面上,就連同一個部下屬的不同企業之間情況也差不多。 

 所以才有了這次嘗試。 

 目前看來效果還算不錯。 

 市場化確實是個好東西,很多過去不好協調的東西,直接擺在檯面上訂合同做交易,反而變得順暢了很多。 

 按照前世流行的說法,常浩南這也算是推行了一波“脖子以上”的變革…… 

 “無論如何,託常工的福,我們馬上聯繫38所那邊,看看他們的測試平臺什麼時候能空出飛行時間來……” 

 顯然郭林還不知道常浩南已經跟王曉模之間達成了交易。 

 “不用聯繫了。” 

 後者擺了擺手,目光掃過會議桌周圍坐著的一眾項目組成員: 

 “我之前已經跟王院士溝通過,38所那邊會讓我們插隊使用713號機,反正我們的測試也不需要像測雷達那樣對飛機本身進行修改,所以現在只要在座的各位沒有什麼需要在金陵處理的事情,咱們隨時都可以飛去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