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37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

 頒獎現場並不是個長時間聊天的好地方,因此王老也只是又簡單鼓勵了幾句。 

 回到座位上之後,常浩南仍然忍不住低頭看了幾次胸前彆著的金色紀念章。 

 章體採用了五角星、利劍、旗幟、光芒和長城等設計元素,在圓形章面的中央,則是一個斷裂成兩截的米格25飛機圖案。 

 立意鮮明,表達直接。 

 雖然設計沒什麼新意,但沒關係。 

 土到極致自然潮。 

 再說這東西的價值在於其背後蘊藏的意義。 

 總之就是爽到。 

 …… 

 在三個等級的紀念章全部頒發完成之後,整個活動的前半段,也就是表彰儀式的部分便結束了。 

 隨後的晚宴在形式上就要靈活自由很多。 

 當然,宴會肯定不會再這個大會議室裡面舉行。 

 所以中間有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留給眾人自由安排,以及順便換地方。 

 王老畢竟已經算是退下來的,倒也沒什麼架子,一路上都在詢問有關輕重兩種第三代戰鬥機項目的事情。 

 “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十號工程的第一架原型機大概可以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之間完成首飛,不過因為渦噴15沒有搞,渦扇10也還沒什麼進度,所以暫時還是隻能使用俄製航空動力,當然我們在設計進氣道飛發匹配的時候已經考慮過留出餘量,未來可以換裝尺寸相近的國產動力。” 

 611所的總工程師薛熾夀在旁邊彙報道。 

 殲8c取得的戰果對於他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激勵。 

 實際上從1995年左右開始,十號工程就已經成為空軍最為看重的項目,相比過去能獲得更多資源,不過也意味著他們絕對不能掉鏈子。 

 好在準備裝在殲10上的一些子系統,比如雷達和數據總線已經在經過改進之後的殲8c上面得到了驗證,也算是給原本預計新技術使用率超過60%的十號工程降低了一些風險。 

 王老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向另外一邊: 

 “那十一號工程呢?” 

 這次回答的是之前曾經帶著常浩南去參觀112廠總裝車間的何明: 

 “按照計劃,由112廠負責總裝的前兩架飛機最晚今年年末就能下線,很多製造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數字化發圖和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在之前就已經解決,所以這方面的效率比一開始的預期更快,不過在生產製造這方面,601所的同志應該是想要和蘇霍伊那邊的工程師一起對飛機做一些修改,這方面孫總瞭解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