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09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

 常佳瑤聽後抬起頭,突然向常浩南表了個決心: 

 “哥你放心,我今年一定會考上飛行學校的!” 

 “好,我相信你。” 

 …… 

 告別家人之後,常浩南打了個車直奔機場。 

 三燕機場是一座軍民兩用機場,而他這一次直接走的是軍航一邊。 

 來接他的飛機也是一架屬於空軍聯合航空的挑戰者601。 

 在國內相當稀罕的一種公務機,是80年代末買回來專門用於要員運輸的。 

 然而這個主要功能後來很快被性能更好的crj200取代,於是幾架挑戰者601就經常被拿來跑一些系統內中短途包機的活。 

 不過飛機裡面的裝飾和配置卻還保留了之前的樣式,也讓常浩南兩輩子第一次擁有了公務機飛行的體驗。 

 別的不說,由於小型公務機的客艙壓力可以達到接近1bar(標準大氣壓),而普通客機機艙只有0.7-0.8bar左右,因此到鎬京機場下了飛機之後,他幾乎完全感受不到旅途帶來的疲勞感。 

 儘管之前靠著年輕也不太在乎這個,但能撐住和沒感覺之間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md,這東西不錯……” 

 常浩南走下舷梯之前,回頭看了看這架小飛機,同時在心中想到: 

 “等以後有條件了,得在國內也整一個。” 

 與此同時,一群人和三輛車已經等在了距離停機位不遠的地方。 

 前來接機的人裡面,除了意料之內的易元和跟周永航之外,還有從182廠趕過來、之前一起參與了防除冰能力適航標準制定和相關試飛的梁紹修、金州大學的林國範和祝蘭夫婦,以及一箇中將軍銜,常浩南此前從未見過的人。 

 從站位上來看,他應該才是這一隊人裡面的主導。 

 好在當常浩南走近的時候,那位身材瘦削的將軍率先伸出手,並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我叫懷國莫,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主管對外技術合作。” 

 “之前就聽丁主任很多次提過你的名字,說常浩南同志對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尤其是獨立自主性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見到,果然是青年才俊吶。” 

 這一番突如其來的彩虹屁反而把常浩南自己整的有點不會了。 

 講道理的話,這時他應該反過來吹捧一下對方,但問題是常浩南此前真的沒聽說過懷國莫這個名字,吹無可吹。 

 最後只好選擇吹捧整個科工委: 

 “哪裡,這是我們身為華夏技術人員應該做的,再者說,要是沒有科工委方面的鼎力支持,也不可能做出什麼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