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73章 工藝問題

 鍾世宏雖然和常浩南的看法不同,但是也並未阻攔。 

 大家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解決導致渦噴14b發生故障的技術隱患。 

 無論誰的意見正確,檢測結果出來就什麼都知道了。 

 …… 

 要溝通的兩所大學都不是科工委下屬的高校,並且渦噴14的渦輪葉片畢竟還存在涉密問題,因此跨系統之間的溝通頗耗費了一些功夫,直到當天晚飯之前,410廠這邊才收到了明確的答覆。 

 連海理工那邊有一臺符合要求的金相檢測顯微鏡,但是根據購買時跟國外公司達成的協議,這臺設備以及所有相關的附件都不能移動位置,所以需要把樣品帶過去檢測。 

 90年代乘坐飛機的人本就沒多少,哪怕是公務或者商務出差,多數人也是出遠門才會選擇飛機,因此即便盛京和連海都是規模不小的城市,但仍然並不是每天都有航班。 

 因此直到幾天之後,常浩南和鍾世宏才帶著幾名工程師,以及從產線上隨機抽取出來的兩個渦輪葉片成品乘上了飛往連海的飛機。 

 一架塞斯納208,綽號“大篷車”。 

 連支線飛機都算不上的小飛機,實際上在國外一般用在通用航空領域。 

 實際上,常浩南一開始甚至不認識這架飛機,只是單純覺得有些眼熟。 

 直到他登機之後,趁著沒起飛的功夫看了一眼前座後面放著的逃生手冊,才確定了具體型號。 

 也想起來了眼熟的來源—— 

 大半年之前剛重生的那會,在劉洪波的飛行機設計課上,黃志強那個小組拿出來的水上飛機設計,就是以這架飛機為基礎改出來的。 

 只不過他現在乘坐的是加長型,可以容納14名乘客。 

 “我之前都不知道,北方航空竟然還有這麼多塞斯納小飛機。” 

 飛機起飛爬升的過程中,常浩南從舷窗向下看去,發現了旁邊的機坪上還停著不少同樣的型號,塗裝也都是一樣的。 

 “這些年很多航空公司都在這麼幹。” 

 坐在他旁邊的鐘世宏一邊把上飛機之前從空乘人員那要來的毯子裹在身上,一邊回答道: 

 “還有稍微大一點的支線型號也很受歡迎,比如你之前參與過的新舟60、龐巴迪的crj200、巴航工那邊剛剛投入運營的emb145這些,數量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