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8章 摸不透的需求

 應該還可以對扯皮了數年之久的fc1戰鬥機項目談判產生一些幫助。 

 但剛才拉蒂夫有些奇怪的表現讓盧育英有些在意。 

 於是他找到132廠方面的負責人,為那名姓薩米的飛行員安排了一次試飛。 

 儘管****人對於這種型號明顯興趣寥寥,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並且更重要的是,盧育英想要趁著觀摩試飛的功夫再找拉蒂夫談談。 

 不過他並沒有成功,後者的態度又變回了之前那副冷峻的樣子。 

 “怎麼樣,摸準對方的脈了麼?” 

 楊慧梅走到盧育英身後詢問道。 

 “有了些頭緒,不過對方領隊的表現很怪……” 

 盧育英點了點頭,然後馬上又搖了搖頭: 

 “他們這麼多人從****趕過來,應該不可能只是為了到132廠轉一圈,你們航技方面還安排了其它什麼行程麼?” 

 “當然,上面的意思是讓巴方代表對華夏現階段的航空工業水平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楊慧梅說著從包裡掏出了一個小本子: 

 “所以除了伱們611所和132廠之外,後面應該還會去……呃,涪城燃氣渦輪研究院、洪都650所、還有築城的黎陽廠看一看。” 

 顯然她對於這些名稱並不是很熟悉。 

 “行程這麼密集?”盧育英也是一愣。 

 他本以為最多隻會安排對方在省內參觀一番,畢竟由於三線建設的緣故,川省也算是航空產業比較密集的地方了。 

 楊慧梅輕嘆一口氣,揉了揉因為疲勞而有些發脹的額角解釋道: 

 “說是我們跟巴方之間關於一個飛機型號的談判,在技術上面陷入了僵持,對方堅持要用一些外國的……呃,零部件?或者類似的意思吧。” 

 儘管她在這次行程之前花了些功夫惡補航空知識,但顯然還不太夠用。 

 “我們一般叫子系統。”盧育英理解了她的意思。 

 畢竟超7項目的談判他雖然並未參加,但作為611所的人總歸有所耳聞。 

 實際上,目前的談判雖然仍舊基於超7的框架,但本質上已經完完全全是另外一個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