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2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

 不過,也有人對於這樣大範圍的修改表達了一定的擔憂。 

 “但是……這樣的話,步子會不會邁得太大了?” 

 “丁主任,雖然1994標準跟我們的航空工業體系確實有不適配的地方,但畢竟也是正經通過了的國家標準,如果才過了不到兩年,就完全推翻另立新的標準,會不會也有些不妥?” 

 持這一派意見的人也並不少,在第一個人站出來之後,陸續又有兩三個人表達了類似的顧慮。 

 畢竟gjb/z64-94所參照的美國標準在技術上絕對是足夠先進的。 

 而另外一邊,提出另立新標準的那位專家見到有人反駁,直接開口懟了回去: 

 “此言差矣,gjb/z64-94,包括當初制定的那一批標準,初衷只是為了佔位,既然現在我們自己的航空工業部門已經有能力提出符合本國國情和需要的技術指南,那當然可以在此基礎上另立新標。” 

 “國家標準是為了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指導相關工作的具體開展和實施,原來的1994標準本來也不具備這個能力,為何不能推倒重來?” 

 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自然也不可能就這樣選擇偃旗息鼓。 

 “我認為,對剛才那份指南進行擴充,是沒問題的,但最近十幾年,我們的航空工業體系已經在脫離蘇聯的那套思想,逐漸向西方靠攏,現行標準也是對這種趨勢進行的一種預估,所以還是應該在1994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修改。” 

 坐在會議桌主位上的丁高恆沉默不語地看著面前正在激烈爭論著的兩派人馬。 

 會產生這樣的意見分歧,其實並不令他意外。 

 90年代的華夏航空工業體系,本來就正處在大變革的過程之中,gjb/z64-94所涉及到的航空發動機總壓畸變評定當然只是航空工業裡面的一個小部分。 

 但在它背後隱藏著的,實際上是利益糾葛比較複雜的路線之爭。 

 華夏的航空工業,最早自然是完全脫胎於蘇聯的。 

 但是當時間進入80年代之後,我們學習的對象逐漸變成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然而兩國的蜜月期只持續了大概十年,隨著冷戰結束,失去了最大對手的美國人又重新祭出了技術封鎖的大棒。 

 因此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航空工業的發展方向只好轉為參考法國標準加上俄羅斯技術。 

 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這個路子至少在軍用領域是沒什麼問題的,並且也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些有自己特色的東西。 

 麻煩出在民用領域。 

 由於經互會體系國家一言難盡的經濟水平,在民用航空領域並不能提供西方那樣龐大的市場,因此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短暫輝煌過後,蘇聯的民用航空工業逐漸走向沒落,到了80年代末,除了少數幾個型號之外,已經幾乎沒有了競爭力。 

 而以空中客車公司為代表的歐洲大陸民航工業,雖然目前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但要論總體規模和產業的成熟度…… 

 未來可期,未來可期。 

 考慮到高度壟斷的現實情況,再加上民用航空領域的封鎖和制裁看上去似乎沒有那麼嚴密,因此直到1996年這會,華夏的民航發展思路還是以跟隨美國的步子為主。 

 理論上講,“國防”科工委顧名思義主要負責管理國防科技工業,民用科技工業應該屬於國家科技委以及機械工業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