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1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

 丁高恆說著從公文包裡面取出兩份文件,分別交給了自己左右手兩邊的第一個人: 

 “這兩份是機要員剛剛從涪城那邊帶過來的,《航空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因為趕時間沒來得及印刷更多副本,勞煩各位專家先傳閱一下,一會劉振響同志也會給我們介紹相關情況。” 

 以現在會議室裡面眾人的地位,已經很少遇到需要傳閱的東西了,不過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總壓畸變評定……” 

 “我記得好像是gjb/z64-94?” 

 “沒錯,但是那個標準實在沒有什麼操作價值……” 

 “……” 

 當聽到丁高恆說出兩份文件的名字時,下面的一眾專家也開始竊竊私語地討論起來。 

 由於是臨時通知的會議,因此大多數人只知道是要來參加一個跟航空工業有關的座談會,但並不清楚具體內容是幹什麼。 

 大概二十分鐘之後,文件終於被傳到了最後面。 

 會議室內安靜了下來。 

 跟之前的閻忠誠一樣,儘管時間不足以讓大家看完其中的內容,但對於這些業內人士來說,只要掃上兩眼,就大概能判斷出這份東西的價值了。 

 “咳咳……” 

 劉振響輕輕咳嗽了兩聲: 

 “這份指南,是606所在對改進型渦噴14發動機進行高空臺測試的過程中編纂出來的,並且他們現在正在按照其中的步驟進行進氣畸變試驗。” 

 “我們知道,前年的時候,我們在引進美國標準的基礎上發佈了我們自己的國家標準,但是在具體的工程應用方面,1994標準還有一些不足。” 

 “比如我們並不清楚不同形式的畸變擾流器對壓氣機穩定性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同一畸變擾流器能夠產生多大的穩態、動態畸變強度,積分時間尺度對穩定性裕度是否有影響……” 

 “而603所這次根據渦噴14發動機測試經驗拿出來的這份指南,則是在操作和理論兩個層面對1994標準中模糊不清,以及與我國航空工業體系不適配的問題進行了補充和糾正。” 

 “……” 

 聽到這裡,就連首位坐著的丁高恆自己都露出了一個有些無奈的笑容。 

 國軍標的制定是需要國防科工委批准的。 

 90年代初的時候,面對國內幾乎一片空白的標準體系,科工委面對的最大問題甚至都不是不知道該如何確立標準,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標準需要確立。 

 所以當時的原則就是先不管具體內容,靠拿來主義佔據坑位,把標準體系給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