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


“小常啊,之前小……劉教授跟我說,你在答辯的時候對這個設計的理解非常深刻且清晰,說實話我是有那麼幾分不信的,不過現在我算是見識到咯。”

 
杜義山樂呵呵地拿起桌上常浩南他們的設計方案:“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我這把老骨頭,都快要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思路了。”

 
“杜院士謬讚了,我只不過是用一些仿真模擬手段做了個改進型號設計而已,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跟您這樣的前輩學習。”

 
常浩南這倒不是胡亂恭維,實際上杜義山一直到新世紀以後仍然在航空業界發揮著餘熱,並且在某型運輸機的研發過程中起到過很重要的作用。

 
“呵,說話倒是挺好聽。”杜義山顯然已經把這份設計報告看過很多次,一下就翻到了關於性能測試的內容:“你覺得你設計的這種下頜式進氣道,最大的優點是什麼?或者說,除了在這架飛機上之外,還有沒有什麼其它可用的地方?”

 
這個問題讓常浩南心中一震,暗歎杜院士的眼光確實了得,只是用最多兩三個小時看看設計說明,就發現了這種設計的更大潛力。

 
“其實我們在模擬中已經發現了,新的進氣道相比於傳統設計在更高速度下的優勢更明顯,雖然改進型殲7的最大速度只能達到2.0馬赫,但我們還是對更高速度下的流場分佈和性能進行了一些計算。結果顯示一直到3.5-4.0馬赫的速度和6°的來流攻角下,這一進氣道設計都還能保持0.73以上的總壓恢復係數,而如果在設計點選擇上對高速進行專門優化,性能還可以更高。”

 
“可以到4馬赫?”

 
杜義山之前是憑著經驗做出了定性判斷,但他的眼睛畢竟不是風洞,還是沒辦法看出具體數據的。

 
“嗯……我們最高算到了4馬赫,更高速度的話,目前的計算模擬方式就不太適用了,需要改進方法,而且還需要更好的設備。”

 
換句話說,常浩南的意思是這個設計還有潛力可挖,只是目前的條件所限挖不出來而已。

 
“至於用途的話,我想在短期內,可以考慮與液體燃料的亞燃衝壓發動機結合,用在速度3-4馬赫的導彈上面,長遠來看,如果未來我們需要研發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飛行速度在5倍音速以上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的話,這個設計思路應該也能作為先期研究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