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

因此算上外貿,去年商稅實際收入為6500萬貫,農稅為1680萬貫,總計8180萬貫。

到了今年去掉地方截留的話,那麼朝廷國庫的收入就算是正式破億,達到了1.00921億貫。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呂夷簡說去年財政收入可能破億的緣故。

“這個成績不錯,如果算國內生產總值的話,就是農業總值約4億貫,商稅總值約16.2億貫,外貿總值4.9億貫,去年總值為25.1億貫,比前年22.3億貫提高了12%。”

趙駿拿出毛筆在紙上用公式計算了一遍,國內生產總值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這已經非常誇張了。

但他放下筆後就又說道:“不過這個稅率波動還只是初略估計,畢竟去年農稅提升是因為攤丁入畝,我開始給地主殺豬放血,讓地主多交了至少8%以上的稅,所以總值應該沒那麼高,大概在24億貫左右吧。”

“那也很好了。”

“是啊,我記得漢龍說過,後世很多國家每年能增長個位數就很不錯了。”

“老夫對這個增速還是很滿意。”

大家說著。

如今數據為王,趙駿也把數據納入了考量當中。

gdp雖然不能完全代表國家的發展,卻也代表了大部分發展速度,光從去年數據看,三項增速都尤為明顯,特別是農稅。

不過趙駿卻知道農業稅的增長是怎麼回事,完全是靠攤丁入畝把稅收攤派給地主才造成了這一結果。

如果正常年歲下,從2400萬貫,增長到2800萬貫就算是不錯的了。

但攤丁入畝之後擁有全國大量土地的地主納稅要比以前多交一倍,那自然是增長明顯。

“去年這個發展水平如果在古代那自然是非常不錯,但我們的目標不是在古代社會提升,而是要向前看,向工業時代進步。”

趙駿沉吟片刻,然後想了想道:“統計部並沒有統計去年國內的鋼鐵產量,這是我的疏忽,以後必須要加上這一條,如此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鋼鐵水平。”

“去年雖然放開了政策,全國各地興辦鋼鐵廠和水泥廠,但從尋找資源到挑選地方,還要修路和修河,現在全國大部分地方的鋼鐵廠和水泥廠可能還處於建設階段,並沒有正式投入生產。

晏殊說道:“所以咱們現在的鋼鐵廠產量還是主要依靠武安鋼鐵以及原有的其它冶煉廠,要統計這個數據應該不難,我待會去跟吳育說說,讓他派人去查一查。”

“嗯。”

趙駿說道:“這些鋼鐵廠今年就應該走上正軌,今年政制院的重心應該調整一下,開始大鍊鋼時代,我要在五年之內,讓大宋鋼鐵產量達到世界鋼鐵產量的90%以上,讓大宋正式步入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

“啊?”

眾人傻眼。

宋綬啞然道:“這可能嗎?豈不是說大宋一年產鋼鐵要達到以前的百倍以上?”

“怎麼不可能?”

趙駿笑道:“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1850年,鋼鐵產量為250萬噸每年,佔世界鋼鐵產量的一半。當時世界的生產力已經提高不少,但全世界的年產量也不過五百萬噸。在如今這個時期,世界年產量怕是十萬噸都沒有。”

這並非誇大其詞,而是事實。

後世網上有人說宋朝元豐年間鋼鐵產量就已經達到了15萬噸。但這其實是宋粉捏造的虛假消息,實際按《宋史》記載,應該在年產約一萬多噸的樣子。

要知道根據後世考古學者李京華先生的研究,整個西漢時期的總鋼鐵產量也才四萬多噸。

直到東漢出現炒鋼法,接著唐朝出現灌鋼法,一年的產量也才達到三千多噸,大宋就算有黑科技,也不至於誇張到年產十五萬的程度。

所以按照《宋史》記載,大宋年產一萬多噸才是正常的現象。

而當時的大宋已經是全球經濟、科技、文化、生產力最高的國家。連大宋年產量都才一萬多噸鋼鐵,全世界其它國家加起來鋼鐵產量能有個五萬噸都是個未知數。

因此一旦全國各地鋼鐵廠興辦起來,只需要讓鋼鐵產量達到每年百萬噸,就能夠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