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八章 歷史性的一刻

接著趙駿又在大家帶領下,一路穿過各種各樣的院子,有些院子是搞實用物理學,發明創造各種東西。有些則是搞理論物理學,對力學、光學、機械學等進行深入研究。

以目前的大宋物理學,其實還是初中到高中的知識水平。而且很多物理公式都沒有研發出來,全靠趙禎抄書,抄完了書他自己搞出公式讓研究院實驗。

畢竟抄總比自己研發要快得多,哪怕趙駿會指導下發研究方向,也幫助他們建立起體系,卻也不是那麼兩三個月就能成型的事情。

所以總結來說,大宋物理學進步,全靠趙禎當文抄公。

很快趙駿就被引到了一個內院房子裡,屋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銅線、銅盤、磁鐵之類的雜物,居中的實驗臺上,站著一個年輕人正在調試。

那年輕人回過頭見到趙駿等人過來,便拱手說道:“下官蘇頌,見過知院。”

趙駿以前來科學院視察的時候見過他,最近得知蘇頌簡直是天縱之才,蒸汽機完善就出自於他手,也因功升為科學院博士,為正五品。

他笑著說道:“蘇博士有禮,此物就是你發明的?”

“頌不敢居功。”

蘇頌連忙說道:“是依照官家的指示製作,相比於官家,下官萬不能及一也。”

“沒想到官家被諸位如此崇尚,不過官家提倡科學治國,科學能提高大宋的發展,科學才是國家強盛的第一利器,政制院也堅決維護官家對科學的崇敬。”

趙駿笑著環顧四周道:“諸位都是儒學大家,科舉進士出身,但實際上不管是儒學還是科學,本質上都是對天地萬物的探索和理解。儒學與科學並不矛盾,它們都是同一種學問。”

“是。”

郭諮連連點頭,促進儒學與科學的融合本來就是朝廷目前在做的事情。

趙駿其實並不排斥儒家文化,排斥的是裡面的糟粕。

後世政治書上都講究對儒家文化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至少在明清之前,儒家的文化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

像蘇頌、張載、沈括等人不僅是進士出身,儒家文化的代表,同時也都是科學家。其中張載作為儒家理學創始人,對於天文學的研究和發展,都影響深遠。

“此物給我演示一下吧。”

趙駿目光看向那銅盤。

銅盤裝置很原始,就是一個指南針加上一些銅線、磁鐵組成。

蘇頌把其中一根線接到了指南針上,指南針頓時來回擺動起來,似乎受到了什麼磁場干擾一樣。

這就是最初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

“嗯。”

趙駿點點頭道:“很好,官家跟我說過,磁鐵與銅線之間會產生電流,通過線連接磁鐵正負兩極,就能把電流引出來。”

“就是現在還不知道此物有什麼用。”

郭諮撓撓頭。

“可以發光,官家今天上午在宮中已經實驗,成功地讓碳絲髮光,只是持續時間不久,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材料或許能讓它一直光,那麼將來晚上照明,或許就不再需要蠟燭和火把。”

趙駿做出重要指示道:“你們可以沿著這個方向,找到合適的材料,鎢石或許可以試試。另外就是繼續研究電力,做到電力可控,可發展,可持續。”

“是。”

眾人聽了頓時覺得找到了方向,紛紛應下。

如今科學院缺的不是人手,而是缺那種靈光一現的天才,只要有人指明瞭方向,以他們的智慧不是不能弄出科研成果。

看了歷史上第二臺發電機之後,趙駿就又視察了化學院、生物學院、農學院。

目前科技水平還不算高,基本上跟明清同時期的西方差不多,但也夠了。畢竟科學只要打好基礎,那麼未來一兩百年內,必然會出現技術大爆發時期。

現在基礎打得差不多,基礎化學、基礎物理學、基礎生物學都慢慢在鋪開,以後十年內就要全大宋進行科學教育,教育普及之後,就會爆發出各種各樣的科研人才,五十年內達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水平或許不是夢。

下午申時,照例開啟崇政殿會議,這個時間點涼快一些,那幫白髮蒼蒼的老登們一個個早就就位,趙禎在自己書桌上擺弄著一個大銅盤,周圍纏繞著四五個磁鐵線圈,還有根線連著一個燈泡。

雖然由於蘇打製造方法的缺失不能大規模製造玻璃,但自然界是存在天然鹼的,只是需要一些辦法祛除雜質,趙禎作為皇帝想辦法弄到一些天然鹼製作透明玻璃還是容易。

所以他讓工匠把透明玻璃燒成燈泡的樣子,在燈泡下面裝了銅底座,上面裝了碳絲,用電線連著銅底座,傳導到碳絲上,很快發出了一點點亮光。

老登們圍在書桌邊好奇地看著,等燈泡居然真的發出亮光之後,一個個嘖嘖稱奇,稱讚不已。

“沒想到老夫有生之年,居然真能見到電燈的出現。”

“這還是多虧了官家啊,若沒有官家潛心研究,恐怕我們這輩子都見不到了。”

“官家真乃聖明天子,如今海內昌盛,國泰民安,本都是官家的功勞。官家卻不辭辛苦,日日鑽研發明,令天下百姓都從中受益。”

眾人紛紛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