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七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

政制院內,本該是享受晌午悠閒時光的這一刻,卻是非常匆忙。

屋內屋外,諸多吏員以及政制院的其餘官員進進出出,似乎有什麼大事發生。

但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大事,而是這幾年堆積如山的公文太多了。

趁著夏日的時候趙駿讓人進行清理篩查,有用的繼續存起來,放在院子裡曬一曬。沒用的扔庫房去,先在檔案庫房保存著。

熾烈的陽光曬著,屋中悶熱,雖然門窗都打開著四面通風,卻還是讓人心煩意亂,場間十多個宰相,只有趙駿、范仲淹、晏殊、蔣堂、蔡齊、宋綬在。

他們的年齡都在六十歲以下,身子骨硬朗,還算年富力強,雖然酷熱卻還是能夠堅持得住。

其餘宰相都六七十歲了,確實有點扛不住。

如呂夷簡和王曾二人這段時間也算是陸陸續續恢復了身體健康,雖然蒼老了不少,但又很快回到了工作崗位繼續辦公,不過因天氣太熱,回家休息。

“總算是整理好了,今年咱們又該有大動作了。”范仲淹擦了擦額頭的汗,將手中的公文從碼齊,準備下午交由趙禎最後審核。

經過小半年的商議,從最開始他與趙駿一起談好今年改革內容,最後又幾次刪減增幅,確定不會引起政制院諸多宰相的反對之後,才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商討。

但即便是如此,大家也各有意見。有人認為現在才剛過兩年好日子,就搞那麼大的動作,全國性範圍的調動,會不會引起財政枯竭,國家動盪。

也有人認為未來既然是蒸汽動力,而且水泥廠、磚廠等廠子也在大範圍擴建,將來的道路就應該是水泥路,再不濟也應該是磚石路,而不是現在繼續修夯土路。

等將來大範圍休整土路之後,又馬上開始修磚石路水泥路之類,會不會導致財政反覆,不斷地投資難以回本,最終造成浪費的情況。

為此趙駿只能耐心解釋。

首先經過財政部的預算,每年調撥的大基建費用在三千萬貫左右,這些錢都是原來軍費冗費省下來的,不會傷及國庫根本。

其次是磚石路和水泥路的問題,這些東西包括火車,由於橡膠生長需要八年,趙駿認為至少也應該是要十年以後才能發力建設,二到三十年後才能徹底普及。

畢竟水泥路的主要作用還是供應汽車使用,馬車走水泥路還是太奢侈了點。在蒸汽機還無法量產,蒸汽動力不能大幅度建設的情況下,就像運河一樣,保證古代社會基礎建設問題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在未來至少還能用三十年的情況下,先建設普通的夯土路,等將來蒸汽機普及,甚至通過蒸汽動力研發出了電力以及內燃機,開啟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建設磚石路和水泥路也不遲。

於是三四個月下來,最後政制院終於統一了意見,做出了從政治、軍事、經濟、農業、教育、科技、醫療、外交、文化、基建乃至自然資源等等重大事項的改革與相關措施。

這份改革意見應該是大宋從農業國家過度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級工業國家的最後一次改革了,涉及方方面面,整個社會秩序,都會因此而產生巨大的變化。

“怎麼了,這麼高興?”

就在這個時候,趙駿從外面進來,看到范仲淹面露喜色,不由得好奇。

范仲淹笑道:“今天上午開會不是確定下來了嗎?我把會議內容以及所有事情都整理歸納好了,下午給官家最終確定,蓋上玉璽,就能正式發佈。”

“嗯,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吧。”

趙駿說著來到自己位置上,稍微收拾收拾就要離開。

見此晏殊納悶道:“漢龍,你要去哪啊?”

“剛才我去了一趟官家那裡吃飯,回來的路上科學院上報,我就準備去視察一下。”

趙駿說道。

“哦?”

范仲淹、蔡齊、宋綬、蔣堂等人全都看了過來。

晏殊笑道:“科學院又有驚喜?”

這幾年科學院的驚喜不斷,有數學的發展,有物理的研究,乃至化學實驗都在進行。

他們甚至在趙禎的指示下,研製出了大蒜素土法煉製,玻璃煉製法以及肥皂煉製法,一時間趙禎大發明家的名頭在民間愈演愈烈。

最重要的是趙禎還幫他們建設了相對科學的體系,數學方面趙禎摸不著頭腦,但化學和物理,趙禎建立了元素週期表,發明了趙氏力學、趙氏光學、趙氏第一定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