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

但趙駿可不會說實話,只會對趙禎連哄帶騙一同忽悠。

並且他把遼國現在擁有火炮歸咎於宋朝軍隊,但事實上他也能夠隱約猜到軍隊敗壞,未來可能會造成遼國得到火炮技術,從而讓遼國也擁有火炮這門大殺器。

不過趙駿一來當時無力阻止,在需要打仗期間,不能對軍隊下手。二來隱約也是故意為之,與遼國進行軍備競賽,消耗遼國實力,增長大宋國力。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遼國的軍事能力,也能夠讓趙禎以及政制院充滿危機感,從而被趙駿一直牽著鼻子走。

總的來說,這一套話術其實也是後世西方渲染大毛熊威脅論的說調。

實際上以大毛熊的能力,已經很難突破北約,然而西方媒體需要忽悠民眾,加大這種危機感,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趙駿這些年也成長了許多,深知政治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如果想要徹底掌權,達到他未來深層次的想法,那就千萬不要明說出來,而是用各種手段驅使,就像現在這樣。

果然。

趙禎聽說他們對遼國的軍事優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頓時偃旗息鼓,擔憂說道:“那該如何是好?”

“我們需要和平一段時間進行高速發展,這段時間正好合適。”

趙駿說道:“今年我們的船隊做足了充足準備工作,我們為了這一趟花費了三百多萬貫,是當年的三倍,明年把橡膠、金雞納霜帶回來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

“等到橡膠和金雞納霜來了之後,蒸汽機動力提供了強大的生產力,先解決內需,再對外擴張,漸漸形成一個東亞一極的霸主級強盛帝國。”

“當然,到那個地步還很遙遠,光解決內需我估計就得幾十年的時間。搞大基建,搞公路、鐵路,沒有三十年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必須考慮開始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了。”

他環顧四周定下基調道:“我打算做一個八年計劃,大家都聽一聽,說說自己的想法。”

“八年計劃?”

趙禎納悶道:“為什麼是八年?之前不是說都五年計劃嗎?”

“五年以未來的生產力實現和達到綽綽有餘,但這是在古代,八年都短了,可能十年內能不能完成都不一定。”

趙駿搖搖頭。

“好吧,那大孫說說看。”

趙禎說道。

“首先是基礎建設。”

趙駿看著場上范仲淹、晏殊、宋綬、蔡齊、蔣堂、張士遜、賈昌朝等人,緩緩開口道:“道路、橋樑、水渠、運河全方面建設,在未來十年內,我要大宋遍地都進入建設階段。”

“這花費不小吧。”

蔡齊皺眉道:“全面建設的情況下,朝廷怕是每年要花不知道多少錢。”

“關於預算肯定是很高的,到時候讓財政部核算一下。”

趙駿說道:“不過現在咱們軍隊改制之後,國防預算降低了大半,再加上冗費減少,每年能省出三千萬貫,這筆錢應該是夠的。”

大宋一貫錢可不是一文錢,購買力還是相當驚人,以此時大宋糧價日益低廉,僅需要二百一十文左右一石來算,一貫770文錢,差不多能買3.6石,摺合為349.2公斤米麥。

按後世2元1斤的大米價格,差不多一貫錢等於1400元,一文錢的購買力約等於1.8塊錢。

這樣來看,三千萬貫就相當於420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價格了。

只不過生產力不同,還是難以比較。

畢竟宋代也有35文錢一斤豬肉的時候,後世就不可能出現63塊錢一斤豬肉。所以這個比較僅限於維持基本生存的必需品,如米價、麥價、鹽價、食油價等等。

但總體來說,宋代一貫錢滿足一個平民一年基本需求還是沒什麼問題,即便是徵召三十萬民夫修京杭大運河這樣的大工程,以每天120文的基礎工資,加上其它開銷來算,一年下來,也不過才花兩千萬貫。

何況京杭大運河的整體工程基本上在隋唐時期就已經完成,宋代又不需要像元代那樣重新修一條連接北京到杭州的運河,只需要多修幾條其它重要經濟區域往汴梁的運河就行,工程量少了很多。

因此總結下來,大宋朝廷這三千萬貫,足以每年僱傭五十萬民夫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干活了。

而且現在大宋可是地方和國家財政分開,每年大概有30%左右的稅被地方截留當作發展,另外就是地方的工資可能沒有汴梁那麼高,花銷也沒有那麼大,由國家支持,地方主持,修路修渠之類,就又是一筆地方財政投入進去。

到時候每年受到官府僱傭的百姓將達到上百萬人,並且朝廷還會規定,必須只能僱傭貧困佃戶,那種本身有固定工作的,有田地的自耕農,或者在貧困線上的就不會僱傭。

未來十年之內,全大宋的地主們佃戶,將被清除乾淨,成為朝廷的打工人或者佃戶,那麼土地收回來,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