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八章 查查他們

樞密院和三衙的關係總結來說,就是樞密使有發兵之權,而無統兵之重;三衙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殿前司掌管殿前各班、直和步、騎各指揮的名籍,侍衛親軍馬、步軍司分掌馬軍、步軍各指揮的名籍。並負責屬下軍隊的管理、訓練、戍守、升補、賞罰等政令。

這也就意味著三衙控制著軍隊的日常運轉,包括髮軍餉、發軍械、軍事訓練、升遷之類,而三衙的主要運作人員就是這些將門勳貴。

趙駿以為這些人貪是貪點,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給出足夠利益就行了,哪料到他們居然拒絕。

顯然這怕是不止是貪汙。

“今天我和官家帶著滿滿誠意與將門勳貴們商量冗軍之事,沒想到他們沒幾個同意,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趙駿環顧眾人道:“我想了想,覺得這裡面只有兩個情況,才可能會導致這種事情發生。”

“哪兩個情況?”

晏殊問。

在場都不笨,其實也隱約能猜到,但自然要讓趙駿說出來。

“一,他們在冗軍這件事上,撈得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完全超出了朝廷給他們的利潤,所以他們才不答應。”

趙駿豎起了兩根手指頭:“二,是這幫東西估計幹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一旦大裁軍,必然上下清查情況,事情抖露出來,估計要抄家滅族的那種,所以才想捂蓋子。”

“最怕的就是兩種都有啊。”

晏殊皺眉道:“我也聽說過將門有不少齷齪事情,只是自先帝朝開始就慢慢少了許多,但具體情況誰也不知道,他們只經營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誰也插不進手。”

呂夷簡也說道:“每年軍費開支都是有數的,以往朝廷招降納叛,把各地造反的人納入禁軍和廂軍當中,都會登記造冊,使得禁軍數量在幾十年內暴增,自太祖時期三十七萬人,到如今登記造冊者已達125萬9千。”

“我記得歷史上還會更多,頂峰時期有141萬。”

趙駿提了一嘴。

“這些人一來不會清查,二來逃兵甚眾,前些年南安軍上報,有一營五百人,逃了三百七十四人。”

呂夷簡繼續道:“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普遍,不過軍隊數量反而沒有減少,卻日益增多,光天禧年到如今,禁軍數量就增加了四十餘萬眾。”

“天下失職獷悍之徒,悉收籍之。”

宋綬說道。

雖然逃兵多,可罪犯和失地農民也多,所以宋仁宗時期這些人全都被投入軍隊裡,比如狄青就是因打架鬥毆被收入軍隊的罪犯。

“所以這一邊逃,一邊登記造冊,加上之前的士兵會老死、戰死,又有監管不力等因素,造成了空額嚴重。”

趙駿皺眉道:“難怪宋徽宗時期名將李綱說:闕額三分之一,失於招填。這要是算起來,那t都不用裁軍了,估計全***隊具體總人數,大概也就八九十萬,這t的吃空餉得吃了三四十萬人啊。”

原本以為吃空餉吃個十幾二十萬左右差不多了,哪知道將門勳貴純純的擱那把朝廷做寶搞。欺上瞞下,吃著大量空餉,喝著那麼多兵血,估計也是想繼續這樣薅朝廷羊毛下去。

畢竟去外面做生意肯定是有風險的,而且朝廷還要他們出資入股,要是國家包出去的項目沒做好得挨罰。海貿上,萬一海上遇到風浪,那投資不是打了水漂?

估摸著他們也是希望每年能分到錢最好,甚至乾脆就最好多拿多佔,誰會希望這到手的營生就這樣送出去?

趙駿顯然還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單純以為將門勳貴們就是太貪了。

但他又不好說什麼。

還是那句話,趙匡胤做的孽,他來背。

“大孫,有什麼主意嗎?”

趙禎問道。

“能有什麼主意?先查清楚空額情況吧。”

趙駿苦笑道:“太祖埋的雷,咱們祖孫來踩,有什麼辦法呢?”

“你打算怎麼做?”

范仲淹問道。

“先把目前在軍隊任職的將門子弟全都調回來,然後把他們牽扯的相關人員,主要將領也調走,派朝廷的御史和官員去入駐各營慢慢清查人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