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七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

並且他們的罪名也昭告整個淮南,各地州、縣、乃至村鎮,都張貼布告。把他們的罪行、行刑時間,以及朝廷對貪官汙吏的態度,趙駿剷除這些官場毒瘤的決心一一展現。

一時間,淮南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趙駿的名望在這個時候幾乎傳遍了整個南方,聲勢達到了頂點。這個時候他要是振臂一呼,發動起義估計都有不少人跟隨。

但這還遠遠不夠。

八月十日,趙駿從二月份出發,在應天府逗留了一段時間,二月底進入淮南西路,除開在杭州的兩個月,大部分都在淮南。

他走訪鄉間,調查民情,除了處置那些高級官員,更多的還是聽聽民意,判斷是非曲直。

當初他在應天府,由於未表明身份,地方百姓都不敢和他說真話,所以趙駿時常就只能在鄉里閒逛,除非遇到那種願意打開話匣子的受害者,不然收穫還真不多。

可現在身份表明之後,走到哪裡,就有不知道多少地方百姓來喊冤。

告的狀子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有些是被胥吏欺壓,有些是宗族內部矛盾,還有些則是一筆糊塗賬。

比如說村子之間爭水源這種,兩邊村寨械鬥,衙門裡的差役只能過來調節。

兩邊就都覺得衙門的人和稀泥,偏袒對方。恰好趙駿路過,下鄉調研,全都跑過來告衙門的狀,把當地知縣嚇了個半死。

後來經過趙駿瞭解,實地勘察了情況之後,就給出瞭解決方案。

他讓兩個村子一起重新挖一條水渠,並且按照用水需求、村子人數進行分配,官府監督,嚴格管控,不允許再爭搶。

同時趙駿也嚴厲地批評了兩個村子的做法,告訴他們大家都是鄰居,你搶了水,旁人就沒水灌溉田地,田地生不出糧食出來,鄰村就得餓死。

鄰里之間,本就應該相互協助,而不是大打出手。

難道在明明水源還算充足,勉強可以供應兩個村莊的情況下,還要鬧出人命嗎?

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管他們聽沒聽得進去,反正在趙駿的見證下,他們是握手言和,表示以後不會再鬧矛盾。

其實也是這兩個村子的矛盾並不深,地方官吏雖然和稀泥,可每次雙方械鬥,他們都會第一時間過來制止,沒有鬧出人命,不然的話,怕是沒那麼容易解決。

而這樣的事情,趙駿每天都能遇到很多起。堂堂一個政制院知院,堪比一國總理的存在,卻要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也真是讓人腦殼痛。

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基層治理本來就是直面民生。他要下基層調研,就必須要面對這些問題,自然也就只能解決這些問題。

也就是他本身來自於後世,出生於農村,基層經驗還算豐富,再加上不同地位的人說同樣的話,效果也不一樣。

換了地方胥吏來勸說他們,地方百姓不一定聽,但換了趙駿來批評教育,一個個自然聽話許多。

即便有些刁民無賴,至少當著趙駿的面肯定不敢違背。

十日這一天,趙駿剛剛從泰州回來,去了一趟趙抃所轄的海陵縣,到了地方果然看到治理一片安寧祥和,百姓不能說是衣食無憂,但也比別的州縣強了不少,這說明趙抃的治理能力確實上佳。

而且聽說趙抃對付縣裡的豪強地主也是有一手,竟然逼得他們高價僱傭百姓耕作,又嚴厲打擊奴隸現象,迫使那些豪強地主給僱傭的百姓簽署平等契約,大幅減少剝削壓榨。

這讓趙駿對趙抃還是很有好感,跟楊告、王素、楊察等人一樣,記在了人才選拔的小本本上。這樣加上包拯,他手裡頭至少有了五個未來可用的大人才。

回到真州,目前趙駿入駐淮南東路轉運使衙門,借用了蔣堂的衙署辦公。現在整個淮南都已經走過,該南下去浙江福建等地了。

只是到了下午,蔣堂和楊告就過來了,向趙駿稟報公務。

轉運使衙門內,趙駿坐在主位上,蔣堂和楊告過來之後,趙駿就讓他們坐下,又讓人沏上茶水,才開始聊正事。

“知院,這是各地地方上的處理結果。地方上很多胥吏都參與,現任縣令接受了賄賂,就由現任主簿、縣尉來審判。罪責高的,都押往下蔡,流放的流放,死刑的死刑,都是本月底行刑。”

楊告把情況跟趙駿說了一下。

趙駿點點頭道:“嗯,伱們做得不錯。本知院這一趟其實是體察民情為主,這貪腐大案遇上了就順手處置。但長期還是行走地方居多,這些事情都交由你們來做,辛苦你們了。”

“哪裡的話,都是我等下官分內之事。”

楊告和蔣堂連忙拱手。

接著蔣堂又道:“除了這些髒汙官吏外,涉案的商賈地主也都抓了起來,這是名單。”

說著他將手中的公文呈遞了上去。

趙駿接過來掃視了一眼,淮南貪腐案,官員負責把糧食貪汙下來,商人負責哄抬價格,高價把糧食賣出去,得到的錢三七分成。

七成是人家官老爺的,商人能得三成還得看楊崇勳、黃惟、孫沔等人的臉色。

當然。

即便是這樣,這幫傢伙也不是什麼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