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七十八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

“誰知道去,咱們只管聽令行事就行。”

“上頭的事情還是別管。”

幾個護衛察子為首的叫周辛,是探事司的押班,聽起來像個普通衙役,實際上還是武職六品親衛官,屬於皇帝親軍。

他早就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皇城司雖然被那些文官們忌憚,時常上奏摺喊打喊殺,要官家將衙門裁撤掉。

但因為深受官家倚重,所以皇城使的地位不低,尋常人哪有資格讓他陪著過來,且還留下察子當護衛。

現在又來了位相公,這證明裡面的那位顯然有驚天大的身份,這讓原本因被無故派來留守,像坐牢一般的察子們頓時精神起來,認真做好護衛工作。

趙駿也沒管他們,畢竟才第一天認識,都不熟,就讓他們做好分內工作就是,自己親自領著王曾進入了書房。

“駿小子,這裡呆的怎麼樣?還習慣嗎?”

王曾進來打量了一下他的房子,雖說小是小了點,比不得他在御街州橋外的王家大宅,但勝在離皇宮近,想進宮還是很容易。

趙駿整理了一下筆墨紙硯,笑著說道:“還行吧,有個住的地方就行,我是農村出身,不太挑地方。”

“嗯,那就好。”

王曾看到趙駿桌案上已經擺上了孝經,似乎有翻動的痕跡,滿意地點點頭道:“看來你已經開始在學習經義了。”

“那有什麼辦法,讓伱們幫忙你們又不幫,只能自己學了,總不能繞開科舉,官家直接給我冊封吧。”

趙駿試探性地開了句玩笑。

王曾的臉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起來,說道:“趙駿,人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為好。”

“呵呵。”

趙駿皮笑肉不笑地應了一句。

“今日我來教你行文格式,我帶了幾張卷子,是我以前寫的,你先抄一遍看看,熟悉這種行文。”

王曾走過來從袖子裡拿了幾張卷子出來。

趙駿接過來掃了一遍,然後自己準備了紙筆,拿毛筆在硯臺裡新倒的墨上沾了沾,就坐下開始抄寫。

王曾看到他握筆的姿勢就皺起眉頭道:“你難道不會用筆嗎?”

“不是不會,是很久沒用了,生疏了。”

趙駿說道。

他是學過毛筆字的,現在義務教育下,基本上只要不是特別偏遠的農村,普通小鎮的小學都有毛筆課,一直從三年級學到六年級,學了三年。

之後到了高中,提倡素質教育下,文科生每週也有一節書法課,當年趙駿的書法居然還不錯,寫得有模有樣。

問題是他大學四年都沒摸毛筆,手勢自然沒以前那麼熟練。

“會寫字就好,慢慢來吧。”

王曾點點頭,然後指著卷文上面說道:“你看,一篇策論要分為三種,分別是策頭、策項以及策尾,策頭是策文的開頭,可分為“啟對語”“導引語”“收束語”,起到引導整篇策論題意的作用,至於這策項.”

趙駿用毛筆抄王曾的策論,剛開始抄得磕磕絆絆,畢竟幾年沒拿毛筆,肯定是不如從前。但慢慢地也掌握了節奏,字寫得差了些,不過勉強能認出來,倒也不成問題。

考科舉不是考書法,基本上只要字不是特別離譜,潦草到考官完全認不出來,在內容足夠強悍的情況下,大抵是可以過關。

而王曾講述的就是寫策論的行為格式,趙駿一邊聽著他的講解,一邊覺得怎麼那麼熟悉。

又一邊抄寫一邊聽著,忽然就想到。

這tm不就是作文嗎?

語文作文不就是先確定主題,然後立意,再闡述真理,最後點題呼應,也就是俗稱的開頭、中間和結尾。

果然。

千百年來寫這玩意兒一直是一個套路。

把這種行文格式理解成作為之後,倒是一下子讓趙駿的腦子清晰了許多。

他繼續聽著王曾的講解,對策論行文的瞭解也深了不少。

就這樣過了三個多小時,到酉時三刻,也就是晚上八點鐘的時候,趙駿對策論行文就已經有了個概念。

現在只需要再深化理解一下,然後學會用古人的語氣以及少部分需要用到的繁體字,並且把毛筆字重新拾起來,大抵就能寫出一篇策論了。

“這就是策論的一些要點,看來你學得很快啊,離鄉試還有二十多天,我明天會讓人多拿一些我當年寫的策論過來,你先可以照著模仿寫,爭取十天之內寫一篇屬於自己的策論。”

王曾看著趙駿領悟速度很快,已經對策論行文有了一定了解,不由得感嘆後世之人真是聰慧,當年自己學了很久才學會的東西他一眼就看懂。

卻不知道趙駿高考作文是58分,就差2分就是滿分,扣分的原因還是時間不夠,寫得太急,寫了兩個錯別字。

“多謝王公了,不知道王公的宅院在哪裡,下次我去拜訪拜訪。”

趙駿停了下手中的筆。

他現在又找回了一點狀態,筆跡已經比剛開始好了很多。

王曾隨口說道:“在御街鼓樓一側,離相國寺倒是不遠,那邊風景不錯,就在汴河邊上。”

“是那棟佔地數十畝的豪門大院?”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