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有信 作品

第 96 章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5

如果說要點檢先民們關於災難的記憶,瘟疫一定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部分之一。

正如從最初的甲骨文中便能發現“瘧”這個字,人類與瘧疾的鬥爭自殷商時代便已開始,可縱有先聖如神農、岐伯者,仍未能窮良方除瘧而濟民,人們甚至認為這是瘧鬼作祟。畢竟人力,自是不可抗衡於鬼神。

可是現在,這個千年之後的小姑娘竟然跟他們說,瘧疾已經被消除了?!

張仲景率先坐不住,“蹭”地一下站了起來,滿臉不可置信:“神仙之力!簡直是......神仙之力!”

東晉。

葛洪和妻子對視一眼,兩人目光中都寫滿了不可置信:“娘子,後世沒有瘧疾了?”

鮑姑同樣激動不已,眼中含淚:“百姓再也不用受瘧疾之苦了!”

唐朝。

孫思邈回過神來仍是覺得震驚不已:“消除瘧疾,他們......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北宋。

向來穩重的歐陽修也有些恍惚了,他下意識地張了張嘴,聲音有些縹緲:“聖俞兄,這些後世人,莫非真能通仙神不成?”

儒家典籍薰陶出來的歐陽子並不是好怪力亂神的人,屬實是這話太讓他震驚了。

一旁的梅堯臣懂得好友的心情,因為這也正是他想說的。

“太不可思議了......”他喃喃道。

困擾了他們幾千年的瘧疾就這樣被消除了?不是說青蒿素也只能用於治療嗎?後世人到底用了什麼辦法啊!

此時此刻,這是水鏡下眾人唯一的想法。而秦皇漢武等帝王並隨侍的御醫、大臣早在震驚後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準備好好聽上一聽接下來可能會說到的的治瘧良方。

索性楚棠也並未讓他們失望:【我國的瘧疾流行史已有數千年之久,自殷商時代起我們便開始了與瘧疾的鬥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70%以上的縣都是瘧疾流行縣,而在1970年,我國的瘧疾發病人數已經超過2400萬,即使比起如今非洲瘧疾最嚴重的地區也不遑多讓,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黨和政府下定決心要控制瘧疾。

這時候制度的優越性就又體現出來了。我們現在國家層面上制定了防瘧規劃,接著,省、市、縣、鄉、村等各級政府、基層組織按計劃推進有關工作,依託我們的衛生保障系統,安排專人直接從事瘧疾的防治。】

【瘧疾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衛生問題,我們知道,作為一種寄生蟲疾病,引發瘧疾的元兇——瘧原蟲主要是靠蚊蟲叮咬傳播的,熱帶潮溼、蚊蠅多得地反覆就容易爆發瘧疾。

所以,我們在重點流行區域進行了防蚊滅蚊工作,有條件的還可以掛上蚊帳啦,保持乾淨、衛生的生活環境。

對於已感染的人群,則會予以重點的救治,並定期複查。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反覆鬥爭。”



是我們從轟轟烈烈的抗瘧鬥爭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而這一經驗如今也隨著援外隊伍一齊走出國門、去往非洲,繼續為全球健康事業發揮著餘熱。】

為了防止課程的無聊,楚棠在ppt中插入了一些圖文資料,邊講邊進行展示。包括當年國內瘧疾流行的數據、一些地市關於“定期消滅瘧疾”的宣傳畫,以及滅蚊運動、基層瘧疾防治,甚至是非洲援外培訓的照片。

這可大大方便了底下一大群老祖宗,許多人手上的筆幾乎就沒停過——知識點太密集了。

不少儒生官員士大夫們紛紛感嘆不已:“真乃聖朝仁義之邦啊!”

自上而下啟動防瘧規劃,卓有成效之際還不忘惠外邦而柔遠人,造福於萬方之民。他們在故紙典墳裡追摹聖人之治,可如今對上這後世中國,想來唐堯虞舜亦難免相形見絀了。

民間鄉野同樣議論紛紛:“瘧疾竟然是蚊子帶來的,天吶!”

一位婦人驚懼著,趕緊將自己的衣服攏緊了些,生怕被蚊蟲趁虛而入。

“我剛才拍死了一隻蚊子啊!救命我不會的瘧疾吧!”

一個小夥驚恐地捂著自己臉上被蚊蟲叮過的地方滿是惶然,這一聲讓周圍的人騷動了起來。

“我剛剛也拍死了一隻蚊子!”

“我也被蚊子咬了!”

“天吶!”

……

對疾病的恐懼最是樸實,這些鄉野小民堪堪聽到蚊子傳播瘧疾,投射到當下的情境中又怎能不害怕?立時便是一派喧然。

還是一位老醫者站了出來,張開手高聲安撫道:“靜一靜,大家靜一靜!”

眾人聞聲安靜了下來,老者接著道:“鄉鄰們,夏秋多蚊蠅,咱們這誰沒被叮上幾口,但得了瘧疾的又有幾個?想來並不是所有蚊子都有瘧疾,大家莫要驚慌,莫要驚慌啊!”

老者是這一帶數一數二的名醫,深得鄉民們信任,聽他這麼說,眾人心裡安定了幾分,但到底是瘧疾,他們難免害怕。

“可是老大夫,這楚姑娘也說了蚊子身上有那啥,瘧蟲。我們大夥聽著實在是有些心慌啊!”

一個青年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好辦。”老者定了定神,“蚊蠅怕煙燻,大家回去用艾草、蒼朮之類將住處燻一燻,平日裡身上也佩戴些艾草包之類的物件,應是可以防治一二。”

他也是從水鏡的講述裡得到的靈感,眾人一聽,蒲艾這類物什他們端陽之日也會採集一些收在家中,滅蚊又是剛剛楚棠說到的,估計錯不了,當下心裡便安定了幾分,七嘴八舌道:

“老大夫這法子可行,我這就回家試試!”

“俺也去!”

“俺也是!”

一群人鬧哄哄的各回各家,想試試這新的防瘧法子。

明朝。

李時珍激動得手抖顫抖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瘧疾竟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他想起先聖醫書,或言瘧疾是由

空中邪氣而生,或者乾脆說是瘧鬼作祟,故而醫藥之外,有祈穰驅邪法、以詩治瘧法,誰曾料到罪魁竟是一隻只攜帶瘧蟲的小蚊子呢?

李時珍看著水鏡裡參與基層防瘧人員的圖片,眼中有欽佩又有羨慕。能參與這樣造福萬民的事務,是多麼有意義啊!

他神色湧動,心中有什麼破土而出的東西正迅速增長。

秦朝。

最先出生的竟然是李斯:“縣!這個縣是郡縣的縣吧?我們秦制沿襲千年了?!”

眾人聽了李斯的話才反應過來,神情俱是難掩激動,而那些反對郡縣制的大臣則是神情晦澀,並不言語。

堂上的嬴政沒管他們的眉眼官司,郡縣優於分封,他自是有這個底氣的。他沉吟著:“體制的優越性……”

這不是他第一次聽楚棠這樣說,卻每次都覺得雲山霧罩:“省、市、縣、鄉、村,這便是後世王朝的規劃麼?”

李斯聞言也斂了神色,跟上自家陛下的思路:“省、市、縣、鄉、村,想來是層層往下,五級成縱,上承朝廷,由此上下成線,上通下達自成一體,這個規制甚是清晰啊!”

內行看門道,提出郡縣制的李斯怎麼會看不出後世行政規劃的精妙之處,腦子裡當下就想了個來回。

嬴政見狀點了點頭,李斯腦子確實轉得快:“朝廷規劃,各級依令而動,政令通達,倒也明智。”

他說得剋制,將之與大秦正在推行的郡縣制作比較,覺得若單從上通下達的縱線來看,大秦並非完全做不到,那楚棠反覆言說的制度優越性,到底體現在何處?

漢朝。

劉徹聽完先嘆了一口氣:“泰半州縣瘧疾成災,難怪後世的朝廷要採取這麼大的行動。”

他擰著眉,只覺後世屬實太多災多難了些。

“不過舉全國之力治瘧,倒也真是好魄力。”

劉徹誠心誇讚,竟莫名生出一種子孫爭氣的驕傲感。

“各級都有專人從事瘧疾的防治,後世膽魄不小,決心也不小啊!”宰相讚歎著。

“疾疫流行,農時戰事都會耽擱。”劉徹正色道:“上面提到的法子可都記下來了?”

這話卻是在問隨侍的醫者了。

“回陛下,已經記錄妥當了。”

那醫官擦了擦汗,呈上手中的書簡。圍觀後世防瘧的一角,倒是讓他的心砰砰直跳起來。

劉徹頷首,接過內侍呈上的記錄,向臺下揚了揚下巴:“眾卿,可有什麼想法?”

唐朝。

長孫無忌率先抓住一點:“依託衛生保障系統,是說他們各級都有公立醫院?”

實在是先前對公立醫院的討論太多了,一聽楚棠說衛生保健系統,長孫無忌瞬間就聯想到了這個。

其他人一愣也回過味來,這種全國協作的政令規劃確實由官方單位配合會比較方便,但是——

“村落裡都設立醫院,也太豪橫了吧?!”

這得多有錢啊!

貞觀君臣被這一出震驚了,末了還是李世民先平靜下來,冷靜地分析道:

“若要將醫藥納入官府之中,那各級想必都要顧上,因地制宜的話,或許村落裡的規模小一些?”

他思忖著:“若上下通達,一呼百應,由官府出面組織防瘧,的確大有可為啊!”

“只是他們的百姓……”李世民也不知是驚詫還是羨慕:“也太配合了吧?!”

他們都是大唐政治的中心人物,稍想一下就明白,這種自上而下的全國性活動,州郡縣與朝廷的配合是一方面,百姓能聽多少、落實多少又是一方面,官府依令或許他們猶有信心可為,但這百姓也這樣配合……後世到底是如何組織動員的?

“無論如何,後世的做法也給我等提供了一二借鑑。”

想不通便不想,他們就吸收好的方面,再因地制宜嘛!長孫無忌反應很快,當即出言開解。

房玄齡聞絃歌而知雅意,一捋鬍鬚,笑眯眯道:“恐怕……不止一個長安醫院咯!”

說罷,二人對視一眼,復又將目光轉向上首的君王,君臣幾目相對,一齊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

北宋。

王安石對那句“反覆鬥爭”格外讚賞:“天下之大事者,未有一蹴而就,艱險反覆,唯志堅者可達可成,正如變法強宋阻礙良多,我便與他們反覆鬥爭,九死未悔!”

明朝。

朱元璋張羅著讓人把水鏡上的防瘧宣傳畫摹下來,尋思這可比密密麻麻的告示好懂多了。

而唐初的山谷裡,讓李世民心心念唸的未來長安醫院院長、藥王孫思邈則是深吸一口氣,彷彿下定決心一般對身邊的弟子說道:

“尋得青蒿後,我等便去長安吧!”

弟子眨眨眼:“去長安做什麼?”

孫思邈輕輕巧巧:“面聖!”

【查資料的時候up還看到屠呦呦女士還曾參與50年代血吸蟲病的防治。血吸蟲病同樣是當年危害極大、流傳度極廣的一種傳染病,大家聽名字就明白了,這也是一種寄生蟲病,在古代被稱作水蠱。】

水蠱!!!

眾人一聽就明白過來了:“又是蟲子!”

再說下去,他們就要談蟲色變了。

【前面不是說赤壁之戰曹軍爆發瘟疫嗎?有學者就認為其實是血吸蟲病。】

嘶~

曹操代入了一下,頓時頭皮發麻,還好還好,沒被蟲纏上。

他鬆了口氣,心裡又有點不爽:“哼,怎麼江東的軍隊就不怕血吸蟲?”

【血吸蟲病同樣與衛生有關,尤其是被汙染的水源。說到這個up又想起了之前在網上衝浪看人說,霍去病的死就是因為喝了被汙染的水源。】

漢朝。

熱熱鬧鬧的未央宮倏地一下安靜了下來,御座上的劉徹回過神來瞬間彈起:“去病死了?!”

【但這個說法也有問題,其實有一說一,小霍這千里奔襲的,鐵打

的身體也吃不消,可能是轉戰千里把自己地氣血耗沒了。唉,想想就可惜,才二十四歲,大學畢業沒幾年呢!天妒英才。】()

??!

?本作者春山有信提醒您《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這下連衛青也站不住了,眼眶立時通紅:“去病,你......唉!”

他別開臉不忍再說。

上首的劉徹同樣不可置信:“二十四歲,朕的冠軍侯就沒了???”

呵呵,天妒英才,天的兒子第一次想罵這賊老天。

未央宮裡的一干臣子也是震驚得說不出話,水鏡裡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戰績還歷歷在目,陛下甚至指望著這位未來的將軍開疆拓土,結果將軍年紀輕輕就沒了?

眾人看了一眼站在衛青身邊的小霍去病,沒防備心頭一酸。

——還是個孩子啊!

收穫驚天消息和眾人或震驚或同情目光的霍去病眼皮動了動,突然道:“那時候匈奴滅了吧?”

一句話惹得劉徹都有些破防了,多好的將才啊!這種時候了還記掛著是不是把匈奴給趕走了。

一把將小霍去病拉過來,他說道:“不止是匈奴,朕還等著冠軍侯衛我大漢疆土呢,可不能再玩命地打仗。”

衛青贊同地點頭:“陛下說得是。”

他接過話瞪了自家外甥一眼,千里奔襲,他聽著都心驚。

衛青總算明白自己先前那股不好的預感是為什麼了,才二十四歲!他的眼眶又開始泛紅,狠狠告誡道:

“也別亂喝水!”

未來的冠軍侯乖巧地向著舅舅點頭,心裡卻是想著,不亂喝水沒問題,千里奔襲嘛......霍去病設想了一下那個場景,只覺熱氣有些上湧。

默默地在心裡給自家舅舅道了個歉,兵貴神速,舅舅會懂他的。

【一說這好像又有點跑題,但血吸蟲的傳播源之一確實是含蟲卵的生水,這也是古代血吸蟲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所以多喝熱水真不是一句廢話!高溫殺菌嘛,把水煮沸再喝就是最經濟的消毒方式。】

嗯,這個聽懂了。老祖宗們重重地點頭,迅速拿小本本記下——多喝熱水。

未央宮裡,劉徹等人難得想法一致:不跑題,不跑題,這怎麼能是跑題呢?這是天大的正題!

將楚棠講的內容畫了個重點,劉徹決定給霍去病派個御醫貼身看護。

好好的冠軍侯,這次可不能折了。

【和消除瘧疾一樣,血吸蟲病的防治也得益於全國大協作,黨/政人民配合一心,無往不利。

如今,或許這個疾病的名稱大家已經相當陌生了,但我們仍可以從偉人的詩裡感受到當年的喜悅與豪情。再狂肆的“瘟君”又如何呢?六億神州盡舜堯,何事不能成?】

水鏡上出現一首七律,還是熟悉的豪邁氣魄,彷彿指點江山的逸興者,不吝筆墨笑談著神州振奮事。

唐朝。

李世民沉吟著那句“六億神州盡舜堯”,當年孟子曾與曹交論對,言,人皆可以為堯舜,以勉勵人人

()向善、有所作為。李世民也信奉著先賢所教,記住了民貴君輕、君舟民水的誨言。

但是這個偉人和自己不一樣,他是當真信奉神州盡堯舜的話,並將自己治下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

“人民......”李世民咂摸著這兩個字,“你為何那樣相信人民?”

有這樣疑惑的還有劉徹,他比唐太宗還要疑惑不解。

捫心自問,消除瘧疾和血吸蟲這樣的事,絕對是大功一件,他會高興於自己決策妥當,會嘉獎州郡長官部署得力,會感頌皇天后土庇佑......唯獨不會說——六億神州盡舜堯。

為什麼這個偉人就能自然而然地說出這句話?

劉徹覺得自己的心情有些矛盾,他一面覺得那個人氣魄超然百世難見,一面又覺得對方十分危險。

北宋。

歐陽修嘆息一聲,不無感嘆道:“是我狹隘了…哪有什麼仙神之力,分明是凡人之力啊!”

梅堯臣跟著搖頭:“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我倒寧願是仙神之力了。”

神州盡舜堯,原來…不是先聖的書中願景嗎?

——太難以想象了。

【防治防治,防和治總是結合的,我們用的是消除而不是消滅,是因為客觀來說,病菌是不存在完全消滅的。預防,是最大程度讓人民免於其傷害,而針對性的藥物,恰恰是為不幸染病的人提供最後一道防線,青蒿素扮演的,正是築防的角色。

所幸,屠呦呦女士給飽受瘧疾之苦的人民帶來了青蒿素,又讓世界看到了中醫藥的價值。我們也希望,她的這一小步,會成為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大步。】

楚棠做著總結。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站在領獎臺上的是一位女性。

自諾貝爾獎創立百年間,數百位獲得者中,女性只有不到二十個人,而理化類女性獲獎者更是屈指可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屠呦呦女士的獲獎,不僅是中國女性的驕傲,更是世界女性的驕傲。她在新的天地裡、在理想信念的照耀下大踏步前行,而這樣前行的步伐在以後定然也會更加堅實有力。】

【檢溯歷史,屠呦呦女士並不孤獨。西漢的義媯,被譽為巾幗醫家第一人,曾被漢武帝召入宮中,專為皇太后治病;

東晉的鮑姑,精通針灸之法,是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宋代的張小娘子,是仁宗親稱的“女醫聖”;明代的談允賢,更有《女醫雜言》傳行於世。

此外,還有抗金女將梁紅玉、女性科學家王貞儀、鑑湖女俠秋瑾、建築學家林徽因,以及共和國的一眾女性前驅與後繼……任何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她們擁有著柔韌而厚博的力量。

婦女能頂半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屠呦呦們”在新時代茁壯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增添更大榮光!】

話音剛落,宮商陡起,無數或清麗或颯爽的身影浮現在水鏡裡。

“是誰說女本柔弱

是誰定紅顏為禍

我不是易碎花一朵

亦不拘賢良淑德......”

嘹亮灑脫的歌聲和著水鏡裡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姓身影,有女子浣紗紡線、教盡天下女紅;有女子將一柄長劍舞得矯若遊龍;有女子爬高走低繪下繁複樓閣;有女子面對屠刀凜然不懼......

短短歌謠唱不盡,煌煌史冊書不盡。

西漢。

義媯早已是淚流滿面,她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榮耀不是未來會入宮為太后治病,而是盡己所能更多的濟世救人。

東晉。

鮑姑顫抖著手撫過布包上鋥亮的銀針,銀光閃亮,彷彿照耀著她的前路。

北宋。

張小娘子毅然抓緊包袱,打算踏上入蜀尋藥的路途。

明朝。

談允賢認認真真地將醫書翻開,準備挑燈夜讀。

清朝。

王貞儀嘔盡心血,強撐著枯瘦的手指將自己的所學一一記於紙上。

汴京城裡,李清照手眼並用記下水鏡中的一個個名字,想要為這些奇女子詩誦詞記。

而更多的女子則是睜大眼睛緊緊盯著半空中的水鏡,生怕漏過一個人、一個字。

她們有的是名行於世的賢媛淑女,有的是默默無聞的螢火苔花,無論是哪一類,她們都不曾意識到自己也有讓史書銘刻的價值。

可現在,有什麼東西不一樣了。

她們遲疑而又決然地伸手,彷彿看到水鏡裡那些或明媚或鏗鏘的女子也向她們伸出手來。

柔韌的手一交握——

萬古幽寐何足懼,一片丹心向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