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 作品

第一一九七章 衍聖公,但是新的

“不,不能等。”朱楨卻斷然搖頭道:“騷亂也好,叛亂也罷,都逃不脫一個‘亂’字。把老百姓煽動起來,事態會如何發展,就由不得任何人了。每拖一天,事態失控的風險就大一天,再拖上個三五天,說不定就真變成叛亂了!”

“是。”長隨應一聲,前去傳話。

當然,按衍聖公自己的說法,這是為了嚴守禮法,所以不能與女子共乘一車。才不是嫌在一個車廂裡太吵呢。

“那王爺是說,我們先靜觀其變?”吳印小聲請示道:“等他們提出要求再說?”

兩人一聽就知道王爺說的是哪兩家?山東地裡最大的地主,孔家,在距離兗州城三十多里外的曲阜;山東地裡第二大地主,孟家,在兗州城南四十里外鄒縣。

比起孔家後人的排場,孟家後人的架勢就顯得寒酸多了……‘只有’三輛馬車,兩三百護衛而已。

第二年,又在自家孔廟的西側,建立了五賢祠。把孟子、荀子、楊雄、王通、韓愈五人尊為‘五賢’,設像祭祀。

最離譜的是,還他麼有伴奏!相鄰的車廂裡,數名樂婦在彈琴吹簫,做大成之樂,而且隔了兩層車廂,樂聲一點都不刺耳,反而多了幾分悠遠、神秘。

當然,紅色的迴避牌上,黑色的‘聖公府’三個大字,足以說明人家確實夠資格擺這個譜——千年世家,唯有南張北孔。

這時,車外長隨輕聲說了句:“公爺,孟家的人來了。”

“嗯。”孔訥屁股都沒挪,便吩咐道:“請信夫兄上車說話。”

“可不談判的話,怎麼知道對方的訴求?”兩人都有點迷糊了。既不打算派兵,又不打算談判,怎麼可能速戰速決?

其中尤以南門‘德政門’的門樓最為高大雄偉、巍峨壯觀。外門樓往南伸出數丈,似龍頭南伸去泗河飲水一般。

孔道輔又於鳧村訪得孟子四十五代孫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命其率領族眾,編修族譜,主奉祀事。

此時,就在那龍頭不遠處,一支頗具規模的車隊停在了官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