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 作品

第五五四章 兄弟重聚

禮成之後,可憐的帶刀舍人們再次將黃冊箱子裝回馬車,準備送去入庫。





如此重要的黃冊,當然要給予最妥善的保管了。它是朝廷管理國家的原始數據,日後所有大政方針,都要以此為依據。自然要絕對防止遺失、或者被人偷偷篡改,所以要保存在一個常人難以接觸到的地方。





還要防水防火、防潮防蟲防鼠,哪一項有疏忽,都可能給黃冊帶來毀滅性的損壞。





此外,收藏黃冊的地方還必須夠大。這才一個省的黃冊,就已經這麼多,要是全國的黃冊都編纂完成,起碼得五六萬本,要擺滿一整間大型的架閣庫。





而且,朱元璋還計劃每十年重新編纂一次。十年時間,百姓的人口和戶數,肯定發生很多改變,黃冊當然也要重編。





但是之前的黃冊也依然有用,一來有據可查,二來也能杜絕地方官員和大戶弄虛作假。





比如上次的黃冊中明明記載,你家裡還有一千畝地,這次忽然就只剩十畝了,那就得拿出那九百九十畝的賣地地契,以及買主的身份備查。





提供不出來或對不上,八成就是隱田了。





所以之前的黃冊,不可能處理掉,還要當作原始檔案留底。於是每十年,就需要一座新庫房。大明朝傳承個幾百年,怕是整座中書省全用來放黃冊,都不夠用。





總之,收藏黃冊的地方,必須足夠大、足夠安全,還得離著朝廷足夠近,這樣才能便於管理調閱。





在這個人稠地狹的南京城,想找這麼個地方,真的很不容易。





好在朱老闆深謀遠慮、未雨綢繆,在建國之前,就已經為未來的黃冊庫選好了地址——後湖。





也就是之前,老六哥幾個被禁足過一天的玄武湖。





這個風光旖旎的歷史名湖,十二年前就被朱元璋用高高的城牆圈了起來,成為了皇家禁地。





卻又不用。也不起什麼宮舍,就在五座湖心島上蓋了幾座房子,便一直閒置在那裡。





引得無數文人墨客背地裡痛罵老朱,真是焚琴煮鶴、佔著茅坑不拉屎……





直到今天,人們才知道它的用處,原來這後湖,是用來收藏天下黃冊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