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四一零章 亞德里亞海

在雙方前線指揮官的報告中,這樣的字眼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德國總參謀部也不得不承認雖然戰爭才開始幾個月,但地面戰爭的動能已經全面被消化乾淨,

無論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處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

兩大集團不得不將上百萬的軍隊填補在數百公里長的塹壕戰線上,就算有局部突破,但戰線背後集結起的龐大炮群,可以讓任何一支敢於突破的敵方軍隊在炮彈的反覆轟炸下變成土壤的肥料。

但是雙方依然沒有放棄在短時間內打垮對手的計劃,而英法選擇的就是意大利,他們堅持認為奧匈帝國虛弱的陸軍對付俄國就已經夠吃力了,絕對撐不住兩線作戰。

所以德國人必定要分兵援助他們這個重要的盟友,這將有效減輕英法聯軍的壓力,對他們發起大規模進攻創造有利的條件。

而除了在陸地戰場上創造優勢之外,英國面對德國的飢餓戰術也有些吃不住勁了,德國看到了封鎖英國周邊海域用以對英國實飢餓戰術迫使其投降的迫切性,

在公海艦隊短期內無法出擊的前提下,德國向英國發動了頗具攻擊力的潛艇戰,而這次的潛艇戰比歷史上規模更大。

雖然德國潛艇作戰時還會浮上水面朝商船開炮警告,迫使旅客和船員們駕船逃走或者直接登船俘虜船隻,但是這顯然只是暫時的,今後潛艇戰會愈發殘酷。

於是在英法兩國的壓力下,意大利不得不做出選擇,最終意大利簽署了倫敦條約,做好了戰爭準備,

但直到這個時候奧匈仍意欲與意大利談判,但意大利國內,反對干涉主義的喬利蒂為了防止國內的政治裂痕加劇,最終放棄競選首相。

意大利保持中立的最後一絲可能已經消失了,薩蘭德拉帶領意大利加入協約國只是時間問題,意大利海軍開始進行調整,海軍主力已經移動到了威尼斯港。

從1914年起擔任意大利海軍艦隊司令的阿布魯齊公爵是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堂兄,此人是一個典型的馬漢式艦隊決戰理念信徒。